-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玉(āi yù)的意思:形容美玉因为遭受伤害而显得更加珍贵。
耳音(ěr yīn)的意思:指听觉敏锐,能够准确辨别声音的特点。
鸣哀(míng āi)的意思:表达悲痛和哀悼之情。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清襟(qīng jīn)的意思:指衣襟整洁干净,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清白无暇。
穹窿(qióng lóng)的意思:突出,高耸。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觉寺内幽静的环境与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雁塔穹窿松柏森”,开篇即点出大觉寺的标志性建筑——雁塔,高耸入云,塔下松柏苍翠茂密,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的“穹窿”形容雁塔的高大,“松柏森”则描绘了松树和柏树的繁茂景象,两者相映成趣,既突出了雁塔的雄伟,也衬托出自然环境的生机勃勃。
次句“闲斋朅憩畅清襟”,转而描述诗人在寺庙内的闲适体验。在一处清静的斋舍中,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心绪得以舒展,仿佛洗涤了心灵的尘埃,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朅憩”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短暂休息的珍惜,“畅清襟”则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
第三句“垂岩瀑水鸣哀玉”,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色。岩石悬挂的瀑布,水流潺潺,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哀玉般清脆动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瀑布声比作哀玉之音,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水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之美。
最后一句“原是前年洗耳音”,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水声与古代典故相结合。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心中所想,后钟子期去世,伯牙认为知音难觅,遂破琴绝弦。此处诗人将瀑布声比作“洗耳音”,暗喻自己在自然之声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共鸣,仿佛在前年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洗涤心灵的力量。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大觉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在此处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语花.咏美人捧茶
春光欲醉,昼漏初长,绣阁抛针线。重匀娇面。
薰笼畔、漫把凤团亲碾。银涛轻溅。
早桧雨、松风满院。捧碧瓯、半亸鸾钗,款步花枝颤。
翠袖暗笼金钏。对清香颜色,一般婉娈。流莺低啭。
惊午梦、唤觉江郎还倦。倩题团扇。
指架上、荼糜开遍。待饮干、去捲珠帘,放入双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