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致此鸟,因之托中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槁木(gǎo mù)的意思:指枯死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衰退。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靡靡(mǐ mǐ)的意思:形容某人无精打采、无力气的样子。
凝睇(níng dì)的意思:凝望、注视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时燠(shí yù)的意思:形容热得难以忍受。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颓光(tuí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逐渐消失,暗淡无光的状态。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西颓(xī tuí)的意思:形容西方文化的衰落或衰退。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寒时节的凄冷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靡靡西颓光,何时燠寒灰。”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似乎遥不可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槁木无生意,宁知春事回。”通过枯萎的树木无法感知春天的到来,隐喻了人在困境中可能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内心状态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在逆境中寻求希望的艰难。
“龙蛇蛰已深,松柏日见摧。”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严酷,龙蛇蛰伏于地,松柏也显得衰败。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
“冰霜满天地,欲往谁为偕。”冰霜覆盖大地,诗人想要前往何处,却无人相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有人理解、陪伴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飘飘南雁逝,声响一何哀。”南飞的大雁在空中翱翔,其叫声充满了哀伤。雁群南迁是自然界的规律,但在诗人眼中,它们的哀鸣似乎承载了更多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方式。
最后,“我欲致此鸟,因之托中怀。”诗人表达了想要捕捉这些南雁的愿望,希望通过它们传达自己的心声。然而,“惜哉无羽翼,凝睇以徘徊。”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只能凝视着南雁,心中充满无奈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大寒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在逆境中对希望的追寻、对孤独的反思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丑奴儿慢.和慈博咏雪,和梦窗之作
灯摇眼缬,珠缀檐花圆影。
围炉觅、禅心诗思,冰玉双清。
瑟缩吟肩,寂寥短发一梳明。
翠禽招我,罗浮梦境,鹤氅身轻。
准备玉壶,沽春灞岸,休俟霜晴。
似悬拟、故人心素,尘洗红情。
摩诘林峦,粉痕弹隙露鬟青。
吟壶薰鸭,室生虚白,镜澈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