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宵 书 事 寄 吴 凭 处 士 唐 /皎 然 真 性 在 方 丈 ,寂 寥 无 四 邻 。秋 天 月 色 正 ,清 夜 道 心 真 。大 梦 观 前 事 ,浮 名 悟 此 身 。不 知 庭 树 意 ,荣 落 感 何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梦(dà mè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是虚幻的,如同一场梦境。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荣落(róng luò)的意思:指得到荣誉或地位的人或事物突然失去,跌落下来。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 注释
- 真性:指人的本性、本质。
方丈:这里比喻人心或修行的空间,非指实际丈量单位。
寂寥:寂静空旷。
四邻:周围的人或物。
秋天:秋季。
月色:月亮的光线、景色。
清夜:清澈宁静的夜晚。
道心:修道者的心境、追求真理的心。
大梦:比喻人生如梦。
观前事:回顾过去的事情。
浮名:虚名,不实在的名声。
此身:自己的身体,引申为自己的存在。
不知:不了解。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意:意图、意义,这里可能指树木自然生长的变化。
荣落:茂盛与凋零,比喻人生的起伏。
感何人:触动了谁的情感。
- 翻译
- 真正的本性体现在方寸之间,寂静冷清没有周围的邻居。
秋夜的月色正好,清静的夜晚让修道之心更加纯真。
像是一场大梦回顾往昔之事,虚浮的名声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
不明白院子里树木的意向,它荣枯变换又触动了谁的心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深夜静坐时的心境与感受。"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表达了他独自一人坐在室内,远离尘世喧嚣,寻找心灵的真实状态。这里的"方丈"指的是禅房,是修行者的静坐之地,而"寂寥"则形容深夜的宁静无声。
接下来的"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描绘了秋夜明净的月光,以及诗人在这清凉的夜晚中所体验到的内心之纯净。这种境界与外部环境相呼应,是诗人通过静坐而达到的精神状态。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和世间虚名的一种超然态度。他将尘世的荣辱得失视为一场大梦,而自己也不过是一介浮云中的过客。通过这种对待世俗的看法,诗人达到了内心的解脱。
最后两句"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不再关注那些常人所重视的事物,如庭院中的树木是否仍旧繁盛,他也不在乎这些荣枯更迭中谁会有所感触。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泊,以及对个人功名地位的无动于衷。
整首诗通过修行者的静夜思考,展现了对尘世的一种超脱和内心世界的清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书怀
一自春回睡觉甜,起来无语独掀髯。
园林触目深红间,池馆惊心嫩绿兼。
袅袅柳枝低舞袖,霏霏杏叶衬妆奁。
别离到处王孙草,摇曳东郊酒客帘。
邠老病因沉醉宿,少陵狂为恼花添。
寻芳翠映金钿湿,斗草香怜玉指尖。
沂水已看波映岸,谢池谁赋雪为盐。
弄簧愁极莺啼树,顾垒情多燕入帘。
薄暖几回生短褐,轻寒犹自恋重幨。
莺啼似怨春将暮,燕语因知夏聿渐。
祗恐东皇归去急,惜花诗句短长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