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林樵语惊猿去,倚石松枝碍鹤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静坐(jìng zuò)的意思:指保持安静、不动、不说话或不做任何动作的状态。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眠云(mián yún)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静静地飘浮,如同在休息睡眠一样。比喻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悠闲自得,不思进取。
冥心(míng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
轻出(qīng chū)的意思:形容出现的次数很少或者难以预料,也可以指某种情况或者现象的发生程度较轻。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踏月(tà yuè)的意思: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心静(xīn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内心安宁。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 注释
- 居:居住。
喜:喜欢。
山深:深山。
人不知:无人知晓。
凝岚:凝聚的山岚。
空翠:空中的翠绿。
淡含辉:淡淡地蕴含光泽。
隔林:隔着树林。
樵语:樵夫的交谈。
惊猿去:惊动了山猿。
倚石:倚靠在石头上。
松枝:松树枝。
碍鹤飞:妨碍了鹤的飞翔。
留客:留住客人。
眠云:在云雾中入睡。
听涧瀑:倾听山涧瀑布。
踏月:踏着月光。
扫苔矶:清扫青苔岩石。
冥心:静心。
勿轻出:不要轻易外出。
门外:门外。
藤萝:藤蔓和落叶。
露湿衣:露水打湿衣物。
- 翻译
- 居住在深山之中无人知晓,淡淡的山岚空翠中蕴含着光泽。
隔着树林的樵夫说话声惊飞了山猿,倚靠在石头上的松枝妨碍了鹤的飞翔。
邀请客人在云雾间入睡,倾听山涧瀑布声,唤孩子踏着月光清扫长满青苔的岩石。
静心打坐切勿轻易外出,门外藤萝叶上露水打湿了衣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体验。
"居喜山深人不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隔绝、归隐山林的喜悦,这里的人不知道他的存在,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下来的"凝岚空翠淡含辉"则是对山中景色的一种描绘,形容山中的云雾和树木都是那么的清新脱俗,带有一种淡淡的光芒,给人以神秘之感。
"隔林樵语惊猿去"一句通过樵夫的斧声惊起了林中的猿猴,使得山林间充满了一种生动的气息。紧接着的"倚石松枝碍鹤飞"则是说诗人倚靠在岩石旁,观赏着松树的枝条下,连鹤都难以穿梭自如,这里不仅展示了山中景物的雄伟,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叹。
"留客眠云听涧瀑"一句则是请客人在云雾缥缈间安然入睡,聆听着远处涧流和瀑布的声音,这里既有静谧的氛围,也有动听的美感。接着"呼儿踏月扫苔矶"则是诗人在月光下与孩子一同玩耍,将地上的苔藓清理干净,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平和生活。
最后两句"冥心静坐勿轻出,门外藤萝露湿衣"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静坐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不愿意轻易地打破这份宁静。门外的藤萝因露水而湿润,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云雾、松枝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舍弟客临平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尾北掷马上口占
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
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尊。
三茅如轩悬,次序俨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至今下泊官,往往弥旗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