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强能抚弱,容此势情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罪(bì zuì)的意思:逃避罪责,不承担责任。
丰利(fēng lì)的意思:指财富充裕,利益丰厚。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利益(lì yì)的意思:指个人或集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动,追求自身的好处。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欺瞒(qī mán)的意思:用谎言或欺骗的手段来隐瞒真相,愚弄他人。
强能(qiáng néng)的意思:指能力强大,有很高的能力。
荣禄(róng lù)的意思:荣耀和禄位,指高官厚禄或荣誉地位。
善政(shàn zhèng)的意思:指良好的政治治理和善于施政的行为。
贪荣(tān róng)的意思:贪图名利,追求虚荣
为理(wéi lǐ)的意思:为了事理或道理而行动或努力。
修福(xiū fú)的意思:修行积累福德。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政官(zhè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政府官员的人。
浊世(zhuó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资财(zī cái)的意思:指财产、财富或金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之二十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歌,它探讨了修福与避罪、公道与欺瞒、贪欲与善政等深刻主题。
开篇“避罪胜修福,其为理一般”表达了一种信条,即在生活中,避免错误和不端行为比积极做好事更为重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行为后果的深刻认识。
接着,“资财丰利益,公道不欺瞒”强调了财富与利益应当以公正为原则,不应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这一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公平正义的追求。
第三句“浊世贪荣禄,明时善政官”描绘了一种对比:在混乱和不清晰的时代人们往往沉迷于追逐名利与权力,而在光明正大的时代则崇尚善良的政治和公正的官员。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最后,“遏强能抚弱,容此势情观”则进一步阐述了一种治国安邦的智慧,即抑制强者的蛮横,同时能够温柔以待弱者,这种包容性和同情心是观察世态人情的一种重要视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社会公正、理想政治状态以及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品格,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