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父词三首·其一》
《渔父词三首·其一》全文
明 / 苏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有生踪迹沧茫,身著蓑衣水乡

不识王侯第宅,片篷高厂午风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沧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而深远的景象或事物。

第宅(dì zhái)的意思:指宅院的主人非常有地位和权力。

风凉(fē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心情凉爽,舒适。

高第(gāo dì)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第一层,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水乡(shuǐ xiāng)的意思:指水道纵横、水系发达的乡村或地区。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王侯(wáng hóu)的意思:指王公贵族,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有生踪迹寄沧茫”,开篇即点明了渔父生活的广阔背景——大海或江河湖海,暗示着渔父的生命轨迹与自然紧密相连,生活于无垠的水域之中。这里的“沧茫”不仅指广阔的水面,也暗含了一种深邃、辽阔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次句“身著蓑衣住水乡”,进一步具体化了渔父的形象。蓑衣是渔民在雨天或湿冷天气时穿着的防雨衣物,这里不仅体现了渔父的职业特征,也象征着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而“住水乡”则强调了渔父的生活地点,即他居住在与水紧密相关的乡村,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三句“不识王侯高第宅”,通过对比,突出了渔父对世俗权力和富贵生活的淡然态度。王侯贵族的豪宅大院,在渔父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最后一句“片篷高厂午风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凉的画面。渔父或许正在一片小舟上,享受着午后的微风带来的凉爽,片篷遮挡烈日,为他提供了一片避暑之地。这不仅表现了渔父生活的简朴与舒适,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淡泊与内心平和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吴允兆还霅中

戴笠披缁问隐沦,平原相值未经旬。

湘山萝薜悬高士,越水兰苕限美人。

游览谩誇双屐惯,分携长恨一舟频。

浮家咫尺非难事,为觅玄真旧钓纶。

(0)

同吴允兆登赵文学环翠亭时梅雨大作谈棋竟暮

危亭高峙越江湄,城郭千家暮霭移。

北海声华闻异代,西京才藻见同时。

雄风却暑离山径,骤雨催凉到石池。

最是辟疆豪兴发,一枰花影度敲棋。

(0)

世叔通侯以选诗新刻见贻赋谢因讯说仲文学二首·其二

天吴河伯静无哗,独坐平乘似汉查。

客子抽毫题桂树,将军横笛弄梅花。

藏山业在神偏王,治水功成鬓未华。

莫上燕台频倡和,风传双啸入龙沙。

(0)

邓远游以书贶见贻赋答二律·其二

病肺经时息茂园,淋漓书札到丘樊。

花栽槜李三千树,草赋长杨十万言。

尔自飞凫临大邑,人谁逐鹿向中原。

盈盈一水相思切,极目湖头暮雨繁。

(0)

寄区用孺

一棹栖迟大海滨,桐江云色绕垂纶。

青山乍饱閒中目,白石犹饥病后身。

别去龙门无国士,归来鲋辙有波臣。

故人藉甚甘泉畔,日醉玄都万树春。

(0)

王总戎携酒同登新城南楼即席赋

突兀飞甍潞水头,栏干十二挂朱楼。

云拖汉阙双龙度,月拥燕城万雉流。

坐里胡床应尽兴,登来彩笔暂销愁。

山川信美吾乡异,聊伴元戎作壮游。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