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鸡冠花》
《鸡冠花》全文
宋 / 赵汝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木鸡不与众鸡同,曾逐旌阳碧空

得仙餐玉法,至今木血不能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餐玉(cā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非常谦虚谨慎。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旌阳(jīng yáng)的意思:旌阳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样子。在成语中,旌阳表示雄风显赫、威风凛凛。

木鸡(mù jī)的意思:指无知无能的人,也形容声音低沉而不响亮。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注释
木鸡:指修炼成仙的鸡,可能象征着超凡或不朽。
与众鸡同:与普通鸡相同。
旌阳:古代神话中的山名,可能象征着高远或神秘之地。
碧空:蓝色的天空,形容极高之处。
餐玉法:道教中修炼长生的方法,这里指仙人般的饮食修炼。
木血:比喻木鸡虽然修炼,但血液仍如常无变。
不能红:指木鸡的血没有普通鸡那样鲜红,暗示其未完全化为仙体。
翻译
这只木鸡与众不同,曾经跟随旗帜飞上青天。
它学会了仙人的吃玉方法,但直到现在,它的血还是不鲜红。
鉴赏

这首诗名为《鸡冠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汝绩。诗中通过描绘"木鸡"的形象,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木鸡不与众鸡同",暗示木鸡与众不同,具有某种特殊品质或修炼的成果;"曾逐旌阳上碧空"进一步描绘了木鸡翱翔天际的景象,象征着它超越尘世的追求。"学得仙家餐玉法"揭示了木鸡可能修炼的神秘法术,暗示其与仙道有关;"至今木血不能红"则以奇特的对比,强调木鸡虽然修炼有成,但其本质并未因修炼而改变,依然保持着木质的本色,不染世俗的红尘。

整首诗通过鸡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保持本真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仙道生活的向往。赵汝绩的诗歌风格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赵汝绩
朝代:宋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 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偶书

朝天坊里朝天客,拱北轩中拱北人。

惟有苍苍知此意,只应潜为启严宸。

(0)

读袁柬之书

人生游艺亦多端,莫若医书可纵观。

曾向千金深有得,孰云三界果无安。

忘怀已自袪灾瘴,寄语尤知笃岁寒。

敢不拜嘉勤辅助,保全归去奉亲欢。

(0)

怀黄光晖

远托同门寄好音,夫君不改岁寒心。

因思明月共千里,亦似家书抵万金。

美玉会开和氏璞,高山犹袐伯牙琴。

真人训诰知无爽,快我它时朋盍簪。

(0)

题仁老所画枕屏·其五

身在九疑麓,门当二水流。

谁知剡中胜,朝夕助嬉游。

(0)

送泽长老往南方

枝头挑着祖师禅,走遍三千与大千。

又被草鞋勾引去,善财游处弄云烟。

(0)

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其六

青鞋布袜水云乡,胜践曾同物外忙。

欲寄沃州双泪去,松阴高冢是星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