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庵犹有路,四望忽无山。
道者了经课,慰余登陟艰。
草菅(cǎo jiān)的意思:指草木繁茂,覆盖得很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言辞琐碎,杂乱无章。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登陟(dēng zhì)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攀登高峰。
高平(gāo p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随波逐流。
耕凿(gēng záo)的意思:耕,指耕种农田;凿,指挖掘沟渠。比喻勤勉工作,刻苦耐劳。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薛嵎重游雁山时所见的景象。首句"高平馀十里,湖湗落中间"写出了雁山地理位置的高远和平坦,以及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形特点。接着的"此地可耕凿,长年迷草菅",表达了山间土地肥沃,适合农耕,但又因为草木茂盛而显得有些荒芜和人迹罕至。
"一庵犹有路,四望忽无山"两句,通过描绘仅存的一座小庵和周围的开阔视野,暗示了山势的起伏变化,以及诗人行进过程中的孤独与探索感。最后两句"道者了经课,慰余登陟艰"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处遇见了修行的道士,他们的存在和经课活动为艰难的登山之路带来了些许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雁山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感慨和对知识与信仰的寻求。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
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
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
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
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细雨催花,嫩寒锁梦,醒来还带馀酲。
倦试单衣,那堪又近清明。
云屏寂寞秋千冷,早啼残、窗外流莺。
怕梁间,燕子归来,蹴损红英。
愔愔天气昏昏过,正枌榆社散,烽火心惊。
赋到江南,谁怜萧瑟兰成。
柳绵不管华生换,尚依然、扑向帘旌。
更消魂,画遍阑干,添倍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