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诗》
《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里谈遗德传流终未休。

甘依泉石老,不应栋梁求。

风树深感云山故丘

宪台忠孝在,宠赠被恩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宠赠(chǒng zèng)的意思:宠爱并赠送物品或荣誉

传流(chuán liú)的意思:传播流传。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风树(fē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声望、威望或名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故丘(gù qiū)的意思:古代坟墓、陵园

里谈(lǐ tán)的意思:秘密地商讨或谈论事情,不让外人知道。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深感(shēn gǎn)的意思:深深地感受到、深刻地体会到。

宪台(xiàn tái)的意思:指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治机构。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依泉(yī quán)的意思:依靠泉水

遗德(yí dé)的意思:指父辈或前人留下的美德或优良品质。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鉴赏

这首挽诗,由明代文人杨士奇所作,是对逝者高尚品德与生前事迹的深情追忆。诗中以“乡里谈遗德,传流终未休”开篇,点明了逝者在乡间的美德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接着,“甘依泉石老,不应栋梁求”,描绘了逝者淡泊名利,乐于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其超脱世俗的赞美。

“风树贻深感,云山徙故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思。逝者如同风中的树木,虽已离去,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云山迁徙,象征着逝者灵魂的远行,但其精神永存。

最后,“宪台忠孝在,宠赠被恩稠”,赞扬了逝者生前的忠诚与孝顺,以及死后受到的崇高荣誉与厚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美德的颂扬,展现了古人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席上偶成·其一

群玉装成宝璐垂,月扶疏影上馀杯。

莫言一醉驱愁得,载酒须来一百回。

(0)

闻子规

客里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

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0)

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0)

仪真道中·其一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

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0)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五凝思斋

孙绰赋天台,伻人以图至。

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

寄语范荣期,金声重掷地。

(0)

登江渎水心亭

晚兴清无比,幽亭积水中。

芰荷千柄雨,松竹四轩风。

斗鸭飞翎健,潜鱼静思冲。

飞潜乃常事,何足较穷通。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