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剥落(bō luò)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一层皮、壳或涂层脱落。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灵(bù líng)的意思:不灵指的是某种事物不灵活、不灵敏或不灵验。
窗帘(chuāng lián)的意思:窗帘是用来遮挡窗户的装饰物,也可以指代遮挡真相或隐藏事实的行为。
垂青(chuí qīng)的意思:指高人或权势者对普通人的看重与赏识。
丹碧(dān bì)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点滴(diǎn dī)的意思:指微小的、细小的事物或数量。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借与(jiè yǔ)的意思:指以借口给予或索取财物、权力,实际上是借机谋取私利。
露点(lù diǎn)的意思:露点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所需的温度,也可以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已经到达或接近极限或破裂的状态。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毳衲(cuì nà)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情高傲自负,不肯屈服。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秋鬓(qiū bìn)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已经灰白,如同秋天的落叶。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市人(shì rén)的意思:指庸俗、浅薄、没有修养的人。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同与(tóng yǔ)的意思:同与意为一致、相同、共同。表示人们的意见、观点或行动相同或一致。
谓言(wèi yán)的意思:谓言是指陈述句中的谓语部分,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属性。在语言学中,谓言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应真(yìng zhēn)的意思:应当真实、真诚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鉴赏
这首诗《凤翥行》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描绘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僧人的形象,以及他与世俗世界的关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僧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首句“破舆不窗帘不旌”描绘了僧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简陋,没有豪华的装饰,暗示其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接着,“短长后先白四丁”可能是指僧人头上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智慧的积累。
“旋牵毳衲裹秋鬓”描述了僧人穿着简朴的袈裟,包裹着秋日的鬓发,进一步强调了其朴素的生活风格。而“月露点滴垂青冥”则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平明驱入三家市”写出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片段,他于清晨进入集市,与市井百姓相遇。接下来的“市人惊见左右视”,表现了周围人对僧人的惊讶和好奇,反映出僧人与世俗社会的差异。
“笑云非病亦非狂,不与人同与人异”表明僧人虽与众不同,但并非病态或疯狂,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接着,“抑非湖海空橘陈,不老不死亦不灵”可能是在比喻僧人虽未像江湖人物那样经历风浪,但内心却保持着年轻和活力,不被世俗的规则束缚。
“不然天台石桥寺,丹碧剥落泥应真”提到天台山的石桥寺,暗示僧人可能曾在那里修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使得原本鲜艳的寺庙色彩褪去,但内心却更加纯净和真实。
最后,“须臾一棹脩门去,却遣破舆归凤翥”描述了僧人短暂地离开集市,然后乘坐破旧的车驾返回了凤翥之地。而“谓言只借此样僧,非此样僧莫借与”则表达了对这种独特僧人形象的赞美,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接纳他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世界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