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泥亦绸缪,托此华厦好。
《杂兴十首·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鸠与社燕的不同生存状态,探讨了生命中“巧”与“拙”的相对性以及生存的本质。
首句“春鸠一何拙”,以“拙”字描绘春鸠,暗示其在寻找配偶和食物时可能不如其他鸟类灵活或有效率,这种“拙”或许是因为体型、习性或是环境因素所限。接着,“社燕一何巧”则以“巧”字赞美社燕,它在春日里能够迅速地找到配偶并安家,饮啄自如,显示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策略的高明。
“天阴逐其妇,饮啄聊自了。”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春鸠在恶劣天气下仍能维持基本生存的行为,尽管过程可能较为艰难。而“衔泥亦绸缪,托此华厦好。”则展现了社燕在雨天也能利用环境资源,精心筑巢,享受着安全的庇护所。
最后,“物生固有分,巧拙均一饱。”总结了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有其生存之道,无论是“巧”还是“拙”,最终都能达到生存的目的。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界中每一种生存方式的尊重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鸟类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中“适者生存”法则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