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化元(huà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化或转化,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几希(jī xī)的意思:希望微乎其微。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元从(yuán cóng)的意思:指跟随在别人身边,效仿其言行举止,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 翻译
- 万物法则皆源于此心,切勿随文字章节沉浮不定。
刚刚有所领悟,境界仍有距离;直接进入无言之境,领悟已深邃。
造化万物源于循环转化,关键之处需在宁静中探寻。
可怜夜晚的寂静几乎被破坏,繁多的砍伐声恐怕难以忍受。
- 注释
- 万法:万物。
由:源于。
只:仅仅。
此心:内心。
章句:文字章节。
自:自己。
浮沉:沉浮不定。
才云:刚刚说。
著力:努力。
犹隔:仍有距离。
直是:直接是。
忘言:无言。
造化:自然变化。
复处转:循环转化。
端倪:关键。
静中:宁静中。
堪怜:可怜。
夜气:夜晚的寂静。
几希:极少。
斤斧:砍伐声。
恐未禁:恐怕难以忍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以悟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理解和内在修养的追求。诗中的“万法由□只此心”表达了一种直指人心的思想,即一切佛法都来自于内心的觉悟,而不应仅仅拘泥于文字与教条。“莫随章句自浮沉”则是在告诫读者不要被经文所束缚,应该超越字面意义去理解禅理。
“才云著力境犹隔,直是忘言悟巳深。”这两句诗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即使努力修炼但仍未达到心灵的彼岸,真正的悟道在于超越语言文字的限制,达到内心的深处。
“造化元从复处转,端倪须向静中寻。”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而“元从复处转”则意味着一切都归于本源。这两句告诉我们应在平静的心态中去探求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最后,“堪怜夜气几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哀叹,以及对于修行不够深入、怕无法达到觉悟的担忧。这里的“夜气”象征着岁月的消逝,而“斤斧”则是指不断地努力和磨砺。
整首诗反映了王以悟对禅学的理解,以及他对于个人修行和内在觉悟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欸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感兴二首·其二
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
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
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
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
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
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
寒月照绮窗,囧囧为我明。
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