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月(bì yuè)的意思:指美丽的月亮,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都荔(dōu lì)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金钥(jīn yào)的意思:指权力、财富、机会等能够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因素或手段。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彤云(tóng yún)的意思:形容红云密布的景象。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银棨(yín qǐ)的意思:指白银制成的棍棒,比喻用财力来支撑自己的权势。
圆丘(yuán qiū)的意思:指人的头顶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诗《郊祀斋居大兴隆寺与懋贤举之绳武三太史同赋二首得旗字(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璧月彤云澹不移”,以璧月和彤云的对比,展现出夜晚的宁静,月光皎洁,云彩淡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次句“竹房花影正离离”,竹林与花影在月光下疏离而清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第三句“僧来秖觉钟磬响”,写僧人的到来仅能听见悠扬的钟磬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第四句“院静不知更漏迟”,通过描述寺院长夜的静寂,让人感觉连时间的流逝都变得模糊不清。
第五句“都荔有香浮剑舄”,将都荔的香气与剑舄(古代官员的官靴)相提并论,寓含了庙堂之气与自然之美的交融。最后一句“穗杨无力拂旌旗”,以杨柳轻轻摇曳的姿态,象征着夜风微弱,连旌旗都无力飘动,增添了画面的静态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斋居时的宁静心境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哨遍
江山风月,耳目声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无尽藏,月白风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龙,放舟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旧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归去来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荣,幽人感此。吾生行且休矣。
蓦山溪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么。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