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乡书告余前岁虞山失陷余园宅已化焦土盖先洗劫财物书籍而后焚我园宅以掩迹所馀者厨下耳·其一》
《乡书告余前岁虞山失陷余园宅已化焦土盖先洗劫财物书籍而后焚我园宅以掩迹所馀者厨下耳·其一》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破家何惜,堆堆瓦砾新。

生前成废宅,乱后但芳邻

枯木春犹发,奇书主易人

万方一概,遑惜我微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堆堆(duī duī)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许多东西或人。

芳邻(fāng lín)的意思:指邻居之间友好相处,和睦相邻。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破家(pò jiā)的意思:指家庭破裂、家庭纷争,形容家庭关系紧张、不和睦。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微身(wēi shēn)的意思:指身份地位低微,无权无势。

易人(yì rén)的意思:改变自己的身份、形象或行为举止

一概(yī gài)的意思:指对多种事物或情况没有区别地一概而论。

鉴赏

这首清代末期杨圻的诗《乡书告余前岁虞山失陷余园宅已化焦土盖先洗劫财物书籍而后焚我园宅以掩迹所馀者厨下耳(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家园遭受国破家亡的深深哀痛。首句“国破家何惜,堆堆瓦砾新”,直接揭示了国家动荡、家园被毁的惨状,用“堆堆瓦砾新”形象地描绘出废墟的景象,显示出破坏之严重。

接下来,“生前成废宅,乱后但芳邻”进一步描述了战乱后的凄凉,昔日生机勃勃的居所如今只剩下邻居间的同情与共情。“枯木春犹发,奇书主易人”则寓言般地表达,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枯木仍能顽强生长,而珍贵的书籍也落入他人之手,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常和无奈。

最后两句“万方悲一概,遑惜我微身”,诗人感慨万千,面对国家和个人的双重悲剧,他感到个体的痛苦显得微不足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破碎的深切哀悼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赠人

剩作闲官不计年,得公相近转翛然。

饱谙文字能生病,始信虚空不住禅。

水涩船回休进棹,路长马倦莫加鞭。

漫成拙句为公寿,要作新正第一篇。

(0)

穷腊有怀

冰霜抵穷腊,伏枕久亦倦。

思公如和风,咫尺未得见。

人生无贤愚,各自有志愿。

但得所趣同,公固不我贱。

何须肱九折,始见金百鍊。

平安望中原,栖息各异县。

尚欲从公游,衰年保穷健。

(0)

赠童尧询蔡楠谢敏行

七年避胡尘,无复少年事。

适从岭外归,眼病不识字。

尚幸戎马间,得见此数士。

蔡童南城杰,所养盖有自。

两谢名家子,学已前作似。

相逢眼暂明,已足慰迟暮。

如何舍我去,使我起千虑。

江深羽檄繁,况此日月骛。

犹馀大谢留,与我相近住。

风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无经此别,各复走他处。

期君则甚远,苦语不厌屡。

微言恐遂绝,其谁与调护。

要当发愤求,不欲侥倖遇。

圣门极坦平,渠自有回互。

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

(0)

过岭将至江华先寄朱成伯二首·其一

自怪匆匆来往忙,又携儿女过湖湘。

敢言此地能安稳,且道新年离瘴乡。

(0)

桂林别珂首座二首·其一

故人相望马牛风,世事波涛滉漾中。

漓水东边两年住,往还才有一珂公。

(0)

宿刘固寺佛殿下即刘伶坟也

刘伶坟上土,佛殿古崔嵬。

坐久野僧出,天寒饥雁来。

千年醉里魄,一锸死前灰。

未尽先生意,空留数字回。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