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采石》
《宿采石》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江声隐隐风前恨,雁阵喧喧枕畔愁。

更觉孤衾如泼水,始知今夜宿山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衾(gū qīn)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床席,比喻夫妻分离或感情疏远。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雁阵(yàn zhè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有条不紊地排列整齐。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枕畔(zhěn pàn)的意思:枕头旁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宿于山头的独特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江声隐隐风前恨”,以“江声”开篇,隐含着深沉的情感。江水在风中低吟,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幽怨在回响。这里的“恨”字,不仅指江水的波涛不平,也暗喻了诗人对某种情感或境遇的不满和遗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次句“雁阵喧喧枕畔愁”,将视角转向天空,雁群在夜空中飞行,其叫声在诗人耳边回荡,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忧伤。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雁阵的喧闹成为诗人内心愁绪的外化表现,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后两句“更觉孤衾如泼水,始知今夜宿山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寒冷的深切感受。孤衾(单被)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而“始知今夜宿山头”则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山中过夜,这种环境的突变加剧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愁绪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湖光山色楼口占四首·其二

团团绿树野人家,一道官河紫楝花。

柳外时时啼布谷,林间轧轧响缫车。

(0)

三月廿日过桐巷陆氏故居感而有赋

昔年曾醉陆家池,白首重来有所思。

野哭邻鸡如昨日,陆迁谷变异当时。

喧林众鸟偷樱子,卧石群羊没兔葵。

莫说华亭千古事,故宫禾黍正离离。

(0)

舟中望庐山

庐山昔在图中见,落星渚前今始逢。

云岭半藏红叶寺,霜风遥递翠微钟。

龙君或居彭蠡泽,仙人爱住香炉峰。

双凫之舄傥可借,飞入前头听玉淙。

(0)

柳塘春小集分韵得水字

修塘带长堤,柳色参云起。

疏雨落高林,浅渚生春水。

文轩敞棂槛,宛在水中沚。

流波荡轻华,细藻跳游鲤。

故人式相见,离别何所似。

相对澹忘言,坐听流莺语。

(0)

次韵寄铁崖

铁笛先生老更迂,摩空有赋拟相如。

奇文一变中吴学,大□犹编后世书。

绛帐风摇珠络索,水窗云沁玉蟾蜍。

小娃唱得新翻曲,多是芳亭春雨馀。

(0)

次王仲礼都事登姑苏台韵

吴王台殿耸高寒,坏址遗垣落照间。

香径花残春漠漠,长洲雪尽水潺潺。

祗馀麋鹿相邻近,亦有渔樵自往还。

一代繁华犹昨梦,不堪登眺损愁颜。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