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叶缘山浅,寒云覆海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覆海(fù hǎi)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覆盖范围广泛。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水畔(shuǐ pàn)的意思:指靠近水边,特指靠近江河湖泊的地方。
未极(wèi jí)的意思:未达到极致或最高境界。
新霁(xīn jì)的意思:指天空中阴云散尽、天气放晴的景象。也形容事情突然转好或困境即将解除。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远心(yuǎn xīn)的意思:远离自己的内心或本心,做出与内心真实想法相悖的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花朝时节游览榄溪寺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句“野色逢新霁”,开篇即以清新之气迎面而来,雨后的田野呈现出一片清新之色,仿佛大自然在经历了一场洗礼后,展现出其最纯净的一面。这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平静。
“芳晨惬远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这样的时刻让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愿望。
接下来的“摘兰过水畔,看竹到禅林”,通过具体的活动——采摘兰花、漫步竹林,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兰花与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春叶缘山浅,寒云覆海深”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山间春意盎然与海面寒云覆盖的不同景象。春叶之浅,意味着生机勃勃;寒云之深,则暗示着深远与神秘。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复杂。
最后,“登临方未极,归路晚潮侵”表达了诗人虽已游历多时,但仍未感到满足,似乎还有更多未知的探索等待着他。同时,晚潮的侵袭,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提醒,也是对旅程结束的暗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