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一》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一》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

二三馀干在,千万斧刀痕。

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处当如此何用乾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处当(chǔ dāng)的意思:处在某种境地或角色中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凋萎(diāo wěi)的意思:指花朵枯萎、植物失去生机或事物逐渐衰败、失去活力。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枯朽(kū xiǔ)的意思:指事物老化、腐朽、失去生机。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注释
摧残:严重破坏,伤害。
干在:残留的树干。
斧刀痕:被斧头砍过的痕迹。
霜凋:霜冻使……凋落。
怨:抱怨,责怪。
乾坤:天地,这里泛指自然环境。
翻译
昨天我见到河边的树木,遭受摧残的程度无法形容。
只剩下两三株残存的树干,上面布满了千万道斧砍的痕迹。
霜冻使稀疏的叶子凋零,河水冲击着枯朽的树根。
生长在这里就应该如此,何必去埋怨天地间的无常。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愁和无奈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河边树木的凋零,传递出一种自然界被摧毁、生命力被破坏的景象。"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一句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这种破败不堪的状况。接下来的"二三馀干在,千万斧刀痕"则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外力伤害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树木经历了长久的摧残,留下了无数的创伤。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仅停留在悲哀之中。随着"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无常与生命力的脆弱。但最后的"生处当如此,何用怨乾坤"却展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和超然。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最好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哀怨。

整首诗通过对河边树木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脆弱、时光流逝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与接受的哲理。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读道书

一境有神龙,岁不畏枯旱。

为国常得贤,百世不可乱。

吾读黄老书,掩卷每三叹。

正使未长生,去死亦差缓。

如何不自力,白首犹漫漶。

友朋死略尽,日月难把玩。

岂无独往愿,儿孙苦羁绊。

安得葛与陶,相从明此段。

(0)

耕罢偶书

新溉东皋亩一钟,乌犍粗足事春农。

灞桥风雪吟虽苦,杜曲桑麻兴本浓。

老大断非金谷友,生存惟冀酒泉封。

莫嘲野饷萧条甚,箭茁莼丝亦粗供。

(0)

闻蛙

科斗忽安在,蛙声豪有馀。

虽成两部乐,恨失一编书。

忿怒缘何事,号呼可奈渠。

厨人不遐弃,犹得伴溪鱼。

(0)

追感往事五首·其四

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

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

(0)

春晚怀故山

吾庐烟树间,正占湖一曲。

远山何所似,䰀鬌千髻绿。

近山更可人,连娟两眉蹙。

涧蟠偃盖松,路暗围尺竹。

海棠虽妍华,态度终不俗。

最奇女郎花,宛有世外躅。

虽云懒出游,闭户乐事足。

年来殊失计,久耗太仓粟。

淖糜不救口,断简欲满屋。

兀兀不知春,青灯伴幽独。

(0)

芳草曲

蜀山深处逢孤驿,缺甃颓垣芳草碧。

家在江南妻子病,离乡半岁无消息。

长安城门西去路,细霭斜阳芳草暮。

尊前一曲渭城歌,马蹄万里交河戍。

人生误计觅封侯,芳草愁人春复秋。

只愿东行至沧海,路穷草断始无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