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心阁山矾将谢默园夜过留饮花下》
《天心阁山矾将谢默园夜过留饮花下》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尚有移灯刮目人,过时那便委芳尘

维摩老矣空诸相尽自销魂九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尘(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香气和美好的声誉。

刮目(guā mù)的意思:刮目是指擦亮眼睛,使眼睛清晰明亮,也用来形容看到了令人惊奇、震撼的事物。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尽自(jǐn zì)的意思:尽力而为,全力以赴

九春(jiǔ chū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久远的春天。也用来比喻等待、期盼已久的事物。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诸相(zhū xiāng)的意思:指各种方面或各个方面的情况、状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天心阁山矾花下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尚有移灯刮目人”,诗人以“移灯刮目”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出在夜色中为友人重新点亮希望之光的形象,寓意着即使在岁月的长河中,仍有那些愿意为友情付出努力的人。这里的“刮目”既指擦拭眼睛,也暗含着重新审视、发现美好之意。

次句“过时那便委芳尘?”则表达了对错过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诗人似乎在问:如果时机已逝,那美好的事物岂不是只能化作尘埃?这里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有对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呼吁。

后两句“维摩老矣空诸相,尽自销魂十九春。”借用了佛教中的维摩诘菩萨形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看破红尘的哲思。维摩诘虽年老,但他的内心却能超越一切表象,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暗示自己虽已年长,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超然,面对时间的流逝,他选择以一种更为深刻和超脱的态度去面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语言含蓄而意味深长,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的独特风骨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岁晚书怀

早见龙翔上太清,即今孤宦老山城。

灵丹不解换凡骨,薄命枉教生太平。

积雪楼台增壮观,近春鸟雀有和声。

如山吏牍何时了,惆怅西窗晚照明。

(0)

戊辰立春日二首·其一

昨夜风摇斗柄回,典衣也复一传杯。

故人久作天涯别,新句空从枕上来。

清镜岂堪看鬓色,小园剩欲觅桃栽。

颓然却恨贪春睡,不尽城头画角哀。

(0)

叶相最高亭

高亭新筑冠鳌峰,眼力超然信不同。

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

春游到处群花拥,夜宴欢时百榼空。

刘白老来忘世味,只思诗酒伴裴公。

(0)

冯县丞挽歌词

尊公同故里,季父接周行。

晚憙乌衣巷,重逢玉树郎。

名流多赏识,荣路正腾骧。

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

(0)

见事

流光莫恨去联翩,见事还疑胜昔年。

细改新诗须枕上,少留剧饮待花前。

阴阴竹坞安茶灶,浅浅蘋汀著钓船。

物外家风吾岂敢,散人名号亦充员。

(0)

王成之给事挽歌辞二首·其二

诗骚湘水客,风度曲江公。

一夕南楼去,千秋东省空。

囊封震朝右,墨敕绝宫中。

赠极文昌贵,君恩厚饰终。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