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终(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断、不停止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诡怪(guǐ guài)的意思:形容行为或现象奇异、不寻常,难以理解或解释。
绝笔(jué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的能力达到巅峰,已经无法再有更好的作品。
崆峒(kōng tóng)的意思:指高山的形容词。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聋聩(lóng kuì)的意思:形容人听力非常差,或者比喻人心胸狭窄,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冥莫(míng mò)的意思:形容深沉、寂静、幽暗。
难解(nán jiě)的意思:难以解释或理解的问题或情况
尼山(ní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心境宁静,如佛家尼姑般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
人文(rén wén)的意思: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事物。
司造(sī zào)的意思:司造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职业技术人员或工匠通过专业技能和经验来制造物品。
天问(tiān wèn)的意思:天问指的是对天地间的奥秘进行探索和追问。表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玄冥(xuán míng)的意思:玄冥是指深奥、神秘、难以捉摸的意思。
穴野(xué yě)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离人烟较远的地方。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自绝(zì jué)的意思:自己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 翻译
- 屈原写下《天问》,柳宗元为之作答。
幽深的玄冥难以追问,虚幻之说充满奇异怪诞。
天地苍茫仅存其形,其中深意难以明了。
孔子在尼山停止写作,人文学说早已衰败。
若真有主宰者,不应让文明永远暗淡。
我愿熄灭内心欲望,融入世间无知无觉的世界。
再次成为崆峒之地的居民,隐居野外,生活简陋。
- 注释
- 灵均:屈原的别称。
作:创作。
天问:屈原的作品名。
对:回应。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诘:追问。
幻说:虚构或奇异的说法。
诡怪:奇异怪诞。
苍苍:形容天地广阔。
厥:其。
义:意义。
尼山:孔子出生地。
绝笔:停止写作。
人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
久坏:长期衰落。
司造者:创造世界的主宰。
终泯晦:永远消失。
灰吾心:熄灭我的欲望。
聋聩:无知无觉。
崆峒民:指隐居的人。
穴野:野外居住。
奚土蒉:简陋的生活条件。
- 鉴赏
《天问》乃古诗中探讨哲学与宇宙之谜的杰作,灵均以其深邃思维发问,而子厚则尝试解答。诗中的“玄冥莫可诘”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映射出古人对于自然界和生命起源的好奇与困惑。“幻说多诡怪”则暗示了古代传说、神话故事中常见的超自然元素,它们既迷惑又吸引着人们的心灵。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宇宙深层次结构和意义的认识困难,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界认知的局限性。尼山断笔则象征着知识与文明的中断,而“人文已久坏”则揭示了历史长河中的遗失与破碎。
接下来的“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表达了一种对于真理和知识传承者的期待,即希望能够有人去挖掘、整理这些散落的智慧,以便后人理解。"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释然与超脱之情,愿意将自己的思绪埋藏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
最后,“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远古先民生活方式的向往。"崆峒"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边缘的地带,而“穴野奚土蒉”则描绘出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原始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物质文明的一种逃离,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王义山作为宋末元初之际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这首《感兴》通过对古代神话与宇宙奥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沈尹北征·其二
回首十七年,群居在京华。
柳树曲湾湾,四围少人家。
春昼有啼莺,春宵闻乱蛙。
春水满池塘,春风飘落花。
执手递行吟,点瑟更回琴。
君倡流水调,吾亦续馀音。
倏忽各一天,蹉跎岁月深。
愚陋少切磋,寥落至如今。
赠练台子
淡淡素秋云,冷冷碧江水。
悠悠末世交,无情尽如此。
卓彼练台子,高谊独洵美。
鸡窗廿载前,贞心誓如矢。
萍逢廿载后,久要殊未弛。
道及骨肉亲,悽酸不堪比。
子亲未归藏,予怀当何似。
买山不用钱,赙子青葱畤。
百岁归其宅,千秋永不毁。
厚泽苏枯朽,高怀消吝鄙。
挺然百川中,立此狂澜砥。
神听且和平,民瞻具仰止。
奕奕此景行,芳声谁为纪。
叹息复叹息,操觚备诗史。
论诗呈双鱼·其八
渺渺盛世音,终古不复起。
气格日以微,波流日以靡。
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
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
囊括尽诸家,包含兼六义。
志立事竟成,谁云古人逝。
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
予亦悠悠者,鞭策赖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