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咀兰胸是锦,双貂悬珥鬓俱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马(bān mǎ)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垂天(chuí ti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景象。
典型(diǎ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或特点。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方朔(fāng shuò)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毫管(háo guǎn)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诙谐(huī xié)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幽默、滑稽,引人发笑。
夔龙(kuí lóng)的意思:指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非常出色,超越常人。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阙廷(quē tí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空缺,没有人履行职责。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视草(shì cǎo)的意思: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推方(tuī fāng)的意思:指通过推理、推测来确定事物的方向或解决问题。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 鉴赏
此诗以“寿李伯襄大宗伯”为题,由明代诗人区怀年所作。诗中描绘了李伯襄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与才华横溢的形象。
首联“视草声华满阙廷,垂天修翮振南溟”,以“视草”喻指李伯襄在朝廷中的重要职务,其声名与才华如同满溢的宫廷,而“垂天修翮振南溟”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如大鹏展翅,振翅高飞于南海之上的壮志豪情。
颔联“文章班马归毫管,礼乐夔龙有典型”,赞扬李伯襄的文章才华与对礼乐的深刻理解,将他的作品比作班固、司马迁的著作,同时指出他在礼乐方面的贡献如同古代的夔龙,树立了典范。
颈联“一味咀兰胸是锦,双貂悬珥鬓俱青”,进一步赞美李伯襄的品德与外貌,形容他内心如兰花般高洁,外表则佩戴着貂皮帽饰,鬓发青青,风度翩翩。
尾联“诙谐不用推方朔,调鼎人今俟岁星”,表达了对李伯襄幽默风趣个性的欣赏,并期待他能像岁星一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调和各方,成就盛世。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伯襄在政治、文学、道德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质,表达了对其寿辰的祝福与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短歌送吕子约丞郡天台
露荷不肯附绿涨,石榴自欲当朱明。
我无一物与君别,持此荐以双玉瓶。
榴花结子荷成的,定亦扁舟去为客。
良集偏于吾辈悭,新功或向他山得。
我歌虽短声苦长,君不能饮酒满觞。
申公何在丽泽死,又送冥鸿谋稻粱。
送宋伯潜宰高安
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
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
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
亦入雁鹜行,而为稻粱谋。
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
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
风诗讫于豳,易象重以周。
当知横空翮,不若逆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