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书:书籍。
初:开始。
说:记载。
包贡:古代的一种外交方式,向别国贡献财物。
礼:礼仪。
献:进献。
民虏:被征服的民众,作为贡品。
末流:后来的风气。
尚:还。
忍闻:难以忍受听闻。
作俑:制造殉葬的俑人,比喻开恶劣风气之先例。
叫:引起。
千古:千百年来。
- 翻译
- 最初记载中提到包贡之事
礼仪中有向民众进献俘虏的规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杰的《读书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书初说包贡”起笔,提到了古代的一种外交行为,即向外国进献物品,本意可能是为了展示国力或和平交往。然而,接下来的“礼有献民虏”则揭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不平等和对民众的剥削,暗示着贡品实质上是人民的负担。
“末流尚忍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深深忧虑,认为即使在时代变迁之后,这样的事情仍然让人难以忍受。最后,“作俑叫千古”用“作俑者”这个典故,比喻那些推行不当政策的人,他们的罪行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批判之意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读书引发的思考,揭示了历史上的不公,并对时弊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