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阁临鸥渚,衡门接鹭沙。
幽怀聊喜述,非欲向人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东郊别业时的日常与心境。首联“草阁临鸥渚,衡门接鹭沙”以自然之景开篇,草屋旁鸥鸟栖息,衡门与白鹭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颔联“披星催刈穫,冒雨看移花”则转而描写农事活动,清晨披星而出,夜晚仍在田间劳作,即使风雨交加也不忘观察花木生长,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勤勉。
颈联“有感歌黄鹄,无才咏落霞”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面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他虽有感慨却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歌唱黄鹄来寄托情感,用诗句咏叹落霞之美。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黄鹄和落霞分别代表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美景,两者虽不能直接沟通,但彼此映照,共同构成了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
尾联“幽怀聊喜述,非欲向人誇”点明了诗人的创作动机。他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记录下来,并非为了炫耀或寻求他人认可,而是出于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这种纯粹的表达欲望,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流露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灵感与情感寄托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冰纱三寸,旧书中往往,夹花成腊。
真有白莲花世界,百岁不生不灭。
世叹难逢,人忧不满,素女何修得。
玉河鸥鹭,乾嘉以后疏隔。
犹忆天诞牟尼,恒星不见,此夜莲胎坼。
甲子倘从麟笔起,应是二千年雪。
蛱蝶成灰,鸳鸯换世,留此觚棱月。
写经钞典,将毋同贝多叶。
坐拥连床缃缥,带草春窗,英光深烛。
真珠船到,开卷蠹尘轻簌。
元和蜕取,义熙题遍,尽有书城,能消陵谷。
过眼云烟漫省,唤起词仙,一笑来伴幽独。
按谱笛中世换,旧蘋断碧凄剩馥。
蔓草王风感,甚芳椒疏雨,清事能续。
吟边今古,一抹弁峰寒绿。
送尽飞鸿,三径晚、憺凭阑心目。
古芸隐处,珍重文字福。
正飞絮、人间无主。更听凄凄,碧纱烟语。
梦迹空梁,泪痕残照、有今古。
托身重省,都莫怨、狂风雨。
自别汉宫来,眄故国、平居何处。且住。
甚寻常客恨,也到旧家闲宇。
天涯又晚,恐犹有、野亭孤露。
漫目断、黯黯云樯,付村落、黄昏衰鼓。
向暗里销凝,谁念无多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