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七》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雨工

汤反诸身防六事,汉移其咎责三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焚巫(fén wū)的意思:指消除邪恶、除去坏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咎责(jiù zé)的意思:责备、指责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六事(liù shì)的意思:指六种重要的事情或任务。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雨工(yǔ gōng)的意思:指雨水的工作,比喻农田的灌溉工作。

注释
古人:古代的人。
一念:一瞬间的思想。
感而通:感应天地自然。
巫:古代祭祀时的神职人员。
祭雨工:祈雨的仪式。
汤:商汤,商朝的君主。
反诸身:反思自己。
防六事:防止六种错误或过失。
汉:汉朝。
移其咎:转移责任。
责三公:责备高级官员,如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翻译
古人在一念之间就能感应天地,无需焚烧巫师祈求雨水
商汤反思自身防止六种过失,汉朝则将过失归咎于三公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超然态度和深刻理解。"感而通"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与和谐,这里指的是古人通过内心的感应就能与自然界相通。"焚巫祭雨工"则是古代求雨的一种仪式,其中包括了焚烧符咒、请巫师等活动,但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越这些世俗做法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历史上的两个典故来阐述责任与过错的转嫁。"汤反诸身防六事"中的"汤"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君主汤武乙,他曾经因六件事而向天神申辩,说明这些灾难不是他的过失,而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在这首诗中,这一典故被用来暗示某种错误或灾害并非个人所致。"汉移其咎责三公"中的"汉"指的是西汉时期,此处提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三个重要官职(太尉、司空、司寇)被赋予了国家大事的责任,表明错误和过失有时候会被推给那些在高位的人。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历史上的典故,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如何面对困境与挑战,寻找真正的原因,而非简单地归咎于个人或表面的做法。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马蛟山

耆老相传亦可嗟,深山大泽自龙蛇。

老蛟变化初何怪,天马从来产渥洼。

(0)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十二见溪亭

碧壶时与故人提,山带僧钟日去西。

深不知寒双鹭浴,雪滩烟重碎玻璃。

(0)

立春前一日雪·其一

入冬妍暖几兼旬,明日银幡岁又新。

绝意六花无复腊,等閒一尺不胜春。

老天咳唾何难事,瘦地耕锄亦幸民。

径就梅梢嚼清冷,相如渴肺久生尘。

(0)

不寐·其二

不寐何为者,閒人最号忙。

酿方传得法,诗未足成章。

药草霜多损,寒蔬雨半荒。

幸无天下责,夔卨在岩廊。

(0)

燥溪晓行

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

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

(0)

送陈子振池州学正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

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

鱼蟹江淮聚,桑麻雨露腴。

物平仍酒贱,时佩翠微壶。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