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熥的《题刘道子画果(其二)荔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形态与色泽,以及它在画中的生动呈现。诗中将岭南的荔枝与福建的荔枝相提并论,强调它们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如同一丛锦簇的花朵,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
“岭南荔子似闽中”,开篇即点出主题,通过比较两地的荔枝,展现出画家所绘荔枝的逼真与生动。接着,“写出累累锦一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荔枝比作锦簇,形象地描绘出荔枝果实密集、色彩鲜艳的景象,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记得高凉当日事,两株斜映小窗红。”最后两句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增添了画面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高凉,古代地名,此处借指画中所展现的场景。诗人想象着两株荔枝树斜映在小窗上的情景,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画作给观者带来的温馨与回忆。这一句通过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和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答筤谷目
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
春雨晨锄斸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玕。
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
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
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
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
一别篬筤囗猿鹤,十年台省翔鹓鸾。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
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
采桑曲
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
年年相戒桑熟时,畏人盗桑晨暮守。
前年灾水去年旱,私债官租如火锻。
今春差觉风雨好,可惜桑田种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晓雾浸鞋携笋篮。
幼年父母责女红,蚕事绩事兼其中。
桑有稚壮与瘦肥,亦有蚕饱与蚕饥。
忌讳时时外意生,心血耗尽茧初成。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
促织在室丝已竭,机抒西邻响不绝。
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