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枕(ān zhěn)的意思:指安心、放心、安定地休息或睡觉。
边民(biān mín)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居民。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短后(duǎn hòu)的意思:指短时间之后,表示时间很快过去或者很快就会发生某件事情。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海方(hǎi fāng)的意思:指防范海上的敌人或外来侵袭。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将士(jiàng shì)的意思:指军人,特指高级军官。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尤(wú yóu)的意思:没有过失或缺点,完美无瑕。
兴学(xīng xué)的意思:指促使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肇乱(zhào luàn)的意思:引发混乱,造成纷乱的局面。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夜起庵杂诗》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自我反思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个人责任的沉思。
首句“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暗示了诗人与朋友息庵在龙州相聚,共同创作诗歌的美好时光。接着,“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龙州的豪情壮志,但时间匆匆,转眼已过去了三年。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安宁、军民和谐的欣慰,但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妥善处理政务的自责。“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认为自己未能有效推动教育,导致社会动荡的遗憾。
最后两句“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感慨岁月如梭,世事变迁,而自己所学并未能带来预期的安定局面,只能让知心的朋友感到羞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自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陈未斋司教肇庆
蚤岁期明德,信美匹凤凰。
中途多戢羽,于今凌风翔。
契阔诣良晤,经年客帝乡。
蔼二日以亲,□若芝兰芳。
眷子二三子,执经讲帷傍。
幡然殊有悟,眷怀翰墨香。
一官之万里,使我纡烦伤。
夏日临岐路,别绪谁短长。
殷勤置尊酒,河树半斜阳。
酣时迷所往,醒来讵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