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采桑,暮采桑,不梳不洗朝夜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采桑(cǎi sāng)的意思:指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
朝采(cháo cǎi)的意思:朝代更迭,政权更替。
成衣(chéng yī)的意思:已经做好的衣服,指成品。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富家(fù jiā)的意思:指富裕的家庭。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三眠(sān mián)的意思:指连续三天都能安然入睡,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
桑叶(sāng yè)的意思:指虚假的遮掩,掩盖真相。
丝茧(sī jiǎn)的意思:比喻贫贱或受压迫的人无法自拔。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蚕妇的辛劳生活与社会不公。诗中以“朝采桑,暮采桑,不梳不洗朝夜忙”开篇,生动展现了蚕妇们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地忙碌于采桑养蚕的场景,她们的生活简单而艰苦,甚至无暇顾及个人清洁。
接着,“待得三眠成茧后,贫家丝入富家箱”描述了蚕妇们辛勤劳动的最终成果——蚕茧,这些珍贵的丝线往往被卖给了富户,而蚕妇们自己却生活在贫困之中。这种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以及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鲜明对比。
“蚕痴为我作丝茧,妾痴为彼成衣裳”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将蚕妇的奉献精神与蚕的牺牲相联系,强调了蚕妇们为了他人而付出的辛劳,同时也表达了对蚕妇们命运的同情。
“将丝卖人不足悔,可怜丝贱桑叶贵”则揭示了蚕妇们的困境:尽管她们所生产的丝线价值昂贵,但因社会地位低下,所得收入微薄,甚至不足以弥补她们的辛劳。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距和不公平待遇。
最后,“君不见东邻花开任鸟啄,何不栽桑饱蚕腹”以反问的形式,呼吁人们关注并改善蚕妇们的生活状况,提出为何不种植更多的桑树来满足蚕的需求,从而避免蚕妇们因资源短缺而遭受的苦难。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改善社会不公、实现公平正义的一种呼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蚕妇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平等,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批判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韩毅伯趣诸先辈送茶
脱腕符移日旁午,鱼眼浮香须一煮。
客来捧腹共轩渠,暂时拨置官文书。
喜客恨无鲜可击,满盂脱粟饥时吃。
睡魔不待巧挤排,雪花小啜清风来。
人生何苦浪驰逐,但得所求心自足。
意在春风晓露边,爱惜一旗轻万钱。
碾破云龙还不饮,滟滟金荷扶玉笋。
渠方醉魄甘沉迷,我自诗情要勾引。
高阳台·其一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