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好去(hǎo qù)的意思:指地方好,环境优美,适合前往或居住。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言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说话和行动,表示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异教(yì jiào)的意思:指与主流宗教或信仰相异的宗教或信仰。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注释
- 野客:指不拘于世俗的知己。
发渐华:头发逐渐斑白,象征岁月流逝。
衣冠:指穿戴的服饰。
异教:指非本土的文化或宗教。
言行似儒家:行为举止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
通塞:通达和困阻。
天命:天意,命运。
遨游遍海涯:广泛游历各地。
武夷应有会:武夷山中应该有志趣相投的人。
好去:最好去。
流霞:传说中的仙酒。
- 翻译
- 长久以来,我与野客相识甚深,岁月流逝,头发渐渐斑白。
尽管穿着异族服饰,但我们的言行举止却遵循儒家风范。
人生的通达或困阻听凭天意安排,我遍游四海天涯。
武夷山中定有志同道合之人,我该启程了,去畅饮那仙酿流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演教大师东游》。诗中描述了对一位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品行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遨游和醉心山水的向往。
首句“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表明诗人与这位友人已结下深厚的情谊,时间流转,他们的友情如同树木一般,历经岁月而愈加茁壮成长。
接着,“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一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的外在装扮不同于常人,而且其言谈举止也如同儒家的君子般庄重典雅。这里的“异教”可能指的是佛道等其他宗教信仰,而“儒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德行和礼节的一派。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天命的向往,以及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欲望。诗人希望能够像友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旅行到世界各个角落。
最后,“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表达了诗人的愿景,即在美丽的武夷山中与这位友人相聚,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陶醉之情。这里的“醉流霞”既可以理解为在美景中忘却烦恼,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高洁品行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漫述三首·其三
杞子忧天陨,祗为智者嗤。
贾生亦无赖,痛哭干明时。
出身奉圣主,誓言报恩私。
九关虎豹严,白日雷霆施。
小臣不自量,抵死陈狂辞。
朝为朝堂客,暮为路旁尸。
弃捐谁为收,妻子不敢窥。
一身既灰灭,安用虚名为。
所以漆园翁,甘心效涂龟。
寄鲜于伯几
廊庙不乏才,江湖多隐沦。
之子称吏隐,才高非众邻。
脱身轩冕场,筑屋西湖滨。
开轩弄玉琴,临池书练裙。
雷文粲周鼎,鹿鸣娱嘉宾。
图书左右列,花竹自清新。
赋诗凌鲍谢,往往绝埃尘。
我生少寡谐,一见夙昔亲。
误落尘网中,四度京华春。
泽雉叹畜樊,白鸥谁能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