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迷天路迥,水接花源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霄(bì xiāo)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清澈明朗。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迷天(mí t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奇特、不可思议,超出常理的程度。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望望(wàng wàng)的意思:望望是一个表示观望、等待的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在等待或观察某种情况的发展。
危桥(wēi qiáo)的意思:形容局势危险,情况不稳定。
野思(yě sī)的意思:指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不受拘束的思考方式。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末时期游历圭峰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群峰趋谷口,绾胜有危桥”以动态的群峰和稳固的危桥开篇,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险峻的自然景观。接着,“望望玉台寺,钟声来碧霄”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玉台寺,钟声悠扬,仿佛从天空中传来,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云迷天路迥,水接花源遥”则通过云雾缭绕的天路和远方的水流与花源,展现了山间迷蒙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旅程。最后,“况复高秋日,登临野思饶”点明了季节与时间,高秋时节的登高远眺,引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游历山水时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