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
《梦睹》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梦 睹 宋 /梅 尧 臣 闭 目 光 不 扬 ,梦 睹 良 亦 审 。既 非 由 目 光 ,所 见 定 何 禀 。白 日 杳 无 朕 ,冥 遇 尝 在 寝 。此 恨 不 可 穷 ,悲 泪 空 流 枕 。
- 注释
- 闭:关闭。
目光:视线。
光:光线。
良:良好,清晰。
审:审视,清楚。
由:通过。
所见:看到的东西。
何禀:什么性质,本质。
白日:白天。
杳:渺茫,无影无踪。
朕:古代皇帝的自称,这里指迹象。
冥遇:在梦境或冥想中的相遇。
此恨:这种遗憾。
穷:尽头,穷尽。
悲泪:悲伤的眼泪。
空流:徒然流淌。
- 翻译
- 闭上眼睛不再看,梦境中也能清晰感知。
既然不是通过眼睛,所见的又是什么本质呢?
白天里没有迹象,只有在夜晚的睡眠中才遇见。
这遗憾无穷无尽,悲伤的泪水只能空洒在枕头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睹》,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句“闭目光不扬”写出了诗人试图关闭对外界的感知,进入梦境的状态;“梦睹良亦审”则暗示在梦中也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洞察。
接下来,诗人提出疑问:“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他质疑梦境中的景象并非仅凭肉眼所见,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或某种精神禀赋。诗人进一步描述,在白天繁忙的世界里,“白日杳无朕”,而在夜晚的梦境中,“冥遇尝在寝”,表明梦境成为他与内在世界交流的场所。
最后两句“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揭示了诗人对梦境中可能蕴含的无尽遗憾和悲伤的深深感慨,这些情感无法在现实中完全释放,只能化作泪水,独自在枕上流淌。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瑞鹤仙 赋梅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