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洞书院二首·其一》
《鹿洞书院二首·其一》全文
清 / 缪荃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传道洙泗谈经迈汉唐。

名山隐迹,友会挹馀芳。

翠战千林叶,红颓百尺墙。

杏坛小影风带吴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风带(fēng dài)的意思:指风吹动带动其他东西,比喻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者事物的影响力广泛、持久。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吴装(wú zhuāng)的意思:指人装扮得像个吴国人,形容外表伪装,虚伪。

小影(xiǎo yǐng)的意思:指微小或不重要的影响、作用。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隐迹(yǐn jì)的意思:隐藏自己的行踪,不让人发现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洞书院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首句“传道宗洙泗,谈经迈汉唐”以“洙泗”和“汉唐”两个历史时期的学术中心为背景,强调鹿洞书院在传承和发扬儒家学问上的重要地位,超越了以往的学术成就。接下来,“名山留隐迹,友会挹馀芳”则将视线转向书院所在的自然环境,暗示这里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友谊交流的空间。

“翠战千林叶,红颓百尺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书院周围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与古老墙壁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象征着知识与传统的持久力量。最后,“杏坛留小影,风带认吴装”则通过“杏坛”这一儒家教育的象征,以及“风带认吴装”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书院与儒家文化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暗示了书院的环境和氛围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洞书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以及对知识探索与交流的向往。

作者介绍

缪荃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古风·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0)

采莲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兰舟迟速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0)

长歌行

倏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粲粲乌有停,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悴容变柔颜。

变改苟催促,容色乌盘桓。

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复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且取长歌欢。

(0)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0)

游白鹿洞

素婴丘壑情,况禀英贤想。

寤寐悬宿心,游盘得兹赏。

重阴始晦蒙,杲杲旋开朗。

揽胜据巉岩,探奇历榛莽。

境闲百虑空,意惬二仪广。

野色净巾衣,秋容成物象。

菊含露下英,泉作山中响。

柔叶稍朝零,刚条非夏长。

景光易流徙,今古同俛仰。

踌躇怅回轸,何时还独往。

(0)

金陵还家作

自从出门口,预言相见期。

西风扬子渡,犹嫌归棹迟。

于今对寒月,芭蕉露漓漓。

一儿县城西,一女松江湄。

心情两萦系,有如蛛网丝。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