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因 上 人 访 予 相 山 夜 闻 二 子 诵 书 有 诗 次 韵 宋 /王 之 道 杖 锡 东 来 意 亦 勤 ,寒 岩 枯 木 自 相 亲 。方 惊 妙 论 雨 侵 坐 ,忽 喜 新 诗 光 照 人 。物 外 交 游 清 似 水 ,梦 中 忧 患 碎 如 尘 。儿 童 正 欲 承 砻 错 ,应 觉 临 文 便 有 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临文(lín wén)的意思:临文指的是即兴作文或即兴写作。
砻错(lóng cuò)的意思:指磨砺磨练,改正错误。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妙论(miào lùn)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论述精辟。
外交(wài jiāo)的意思:指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和相互关系。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物外交(wù wài jiāo)的意思:指超脱尘世,与物无欲的心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夜景,诗人在月下聆听二子诵读书声,心境十分宁静和喜悦。开篇“杖锡东来意亦勤”表明诗人手持拐杖,步履匆匆地前往某个地方,情感充满着急切之意。紧接着,“寒岩枯木自相亲”则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和谐的自然景象,岩石与枯木在夜色中彼此陪伴,显得十分亲密。
“方惊妙论雨侵坐”一句,诗人似乎被一种超凡脱俗的讨论或感悟惊醒,而这种境界如同细雨般悄然降临,使人感到既出乎意料又令人心旷神怡。紧接着,“忽喜新诗光照人”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欣喜,仿佛新的诗篇能够带来光明和温暖,照亮人们的心灵。
“物外交游清似水”这一句,则将诗人的精神境界比喻为清澈如水的交流,这种交流超越了世间的纷扰,达到了一个清净无染的层次。"梦中忧患碎如尘"则透露了诗人虽然在现实中可能承受着忧虑和痛苦,但在梦中这些烦恼都变得渺小得如同尘埃,可以轻易被风吹散。
最后,“儿童正欲承砻错,应觉临文便有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信心。"儿童"指的是后学者或年幼的学生,而“承砻错”则意味着他们正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而"应觉临文便有神"则暗示,只要他们能够沉浸于文学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超凡的灵感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中诵读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文化传承和个人心境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钱塘筑城过西湖述怀二首
人间秋色易萧条,湖上风光更寂寥。
龙井阴时应有剑,凤台空后不闻箫。
修眉愁澹初三月,画舫歌残第六桥。
坐看两峰千古并,蓬莱几见海尘漂?
人民城郭是耶非,几度徘徊有所思。
雷火已焚杨琏塔,劫灰又见汉家池。
岳王墓下石如马,伍相祠前云若旗。
物色由来关气象,尽抛金甲定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