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平屈氏母挽诗》
《乐平屈氏母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夙有闺闱德,兼闻母道贤。

教孙成令器,享禄及高年

谖草凋堂砌,松枝蔼墓阡。

文章不朽,表石见新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高年(gāo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大、年纪长。

闺闱(guī wéi)的意思:指女子的家庭、居所,也泛指女子的圈子或环境。

见新(jiàn xīn)的意思:指发现新的事物或新的情况。

令器(lìng qì)的意思:指能够令人敬佩、令人倾佩的器物或人物。

母道(mǔ dào)的意思:指母亲的教诲和道德规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谖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虚假的言辞或伪装的行为。

鉴赏

这首挽诗《乐平屈氏母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是对乐平屈氏母亲的哀悼与赞美。诗中通过“夙有闺闱德,兼闻母道贤”两句,高度赞扬了这位母亲在家庭内外的美德与贤能,不仅在家中表现出良好的女性品德,更是在教导子孙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影响力。

接着,“教孙成令器,享禄及高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母亲对子孙的教育之功,以及她长寿且受到尊敬的生活状态。通过“谖草凋堂砌,松枝蔼墓阡”这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来象征生命的终结,同时暗示着母亲的美德如同谖草般在家庭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她的精神则如同松树一般永存于后人心中。

最后,“文章堪不朽,表石见新镌”两句表达了对这位母亲事迹的铭记与传承,认为她的故事值得被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就如同新镌刻的碑文一样,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她逝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春日

节节足足雀噪檐,朱朱白白花窥帘。

坐旁设酒随时饮,床上堆书信手拈。

寓世无求犹役役,杜门不病亦厌厌。

春浓日永有佳处,睡味著人如蜜甜。

(0)

雨夜

小雨初凉夜,残灯欲暗时。

病多愁近酒,心弱怯题诗。

旧友殊方少,归耕晚岁宜。

回头语孤影,此意有君知。

(0)

郊行

春郊无处不堪行,满路人家笑语声。

卖剑买牛知盗息,乞浆得酒喜时平。

西村日落川云暝,东岭虹收海气清。

农事方兴戒游惰,为君来往主齐盟。

(0)

贫居

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得饭多菰米,烹蔬半药苗。

草生初失径,笋放欲干霄。

不道弓旌误,虞人自畏招。

(0)

枕上

呼儿初夜上门关,怕冷贪眠自笑孱。

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

暮年不复樽前乐,浮世无如枕上闲。

鍊句未安姑弃置,明朝追记尚班班。

(0)

饭保福

筛雨云低未放晴,闭门作病忆闲行。

摄衣丈室参耆宿,曳杖长廊唤弟兄。

饱饭即知吾事了,免官初觉此身轻。

归来更欲誇妻子,学煮云堂芋糁羹。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