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前谁为子磨塼,休把真心作静看。
《众举毗卢作僧正以诗勉之》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众 举 毗 卢 作 僧 正 以 诗 勉 之 宋 /韩 维 遇 酒 逢 春 触 处 春 ,白 头 相 视 若 天 伦 。须 知 丞 相 官 仪 重 ,不 及 琳 宫 自 在 人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名为《众举毗卢作僧正以诗勉之》。诗中蕴含深刻的禅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勉励。
首句“庵前谁为子磨塼”,以庵前磨石为喻,暗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性,去除杂念,如同磨石去屑一般。这里的“塼”即为磨石,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坚持。
次句“休把真心作静看”,劝诫修行者不应将真心视为静止不变,而应将其视为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观察、反省和调整。这里的“真心”指的是修行者的本心或内在的真我,提醒人们在修行中要保持警觉,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
后两句“了得诸尘非异物,披毛带角也何难”,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前半句“了得诸尘非异物”意味着一切外在的尘世事物并非与修行者自身相异,而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纳的一部分。后半句“披毛带角也何难”则以动物的形象比喻,说明即使是看似难以接受的事物,如披上兽皮、长出角,对于修行者而言,也并非不可克服的困难。这表明修行者应当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无论其形式如何,都能从中找到成长与领悟的机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鼓励修行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警觉,勇于面对并接纳一切,从而实现自我超越与心灵的净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