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贼鎗来骑贼马,不劳馀刃罢干戈。
《偈颂九十三首·其六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新罗的僧人,他不仅具备出家人的智慧,更展现出一种非凡的勇武气概。他与敌人交手时,不仅夺取了敌人的兵器,甚至骑上了敌人的战马,显示出他的英勇和决断。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常规的战斗,而是为了迅速结束战斗,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诗中通过这位僧人的形象,传达出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以及超越世俗勇武界限的精神境界。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英勇智慧的僧人,倡导以智取胜而非暴力的禅宗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东山
文会得吾党,净居清昼长。
平生爱山僻,暇日聊徜徉。
风流谢康乐,肥遁计亦良。
钟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山色青未改,山名久愈彰。
松风度晚曲,岩花弄晨妆。
尚疑缥缈人,髻鬟下鸣珰。
凄凉怀古恨,野水涵方塘。
功名不作难,出处何可忘。
人自草木腐,看渠日争光。
香消酒力微,缘阴听圆吭。
悠然发遐想,莞尔还成章。
归途有清泚,濯缨咏沧浪。
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约和其韵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祗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感秋六首·其二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