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水榭(shuǐ xiè)的意思:水榭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建在水上的亭子或楼阁。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住所。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木兰舟(mù lán zhōu)的意思:指以木兰花为装饰的船只,比喻美丽的女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山水间的静谧与美好。
首句“水榭山林向夕幽”,描绘了傍晚时分,水榭与山林之间弥漫着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幽”字,不仅指环境的寂静,更蕴含了一种深沉、内敛的情感色彩,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心跳。
次句“笛声遥在木兰舟”,则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似乎是从装饰着木兰花瓣的船只中飘出。这笛声与前句的幽静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遥远感,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去往一个充满诗意的远方。
第三句“江空处处多明月”,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江面上空无一物,只有明月高悬,洒下清辉,照亮了每一处角落。这里的“处处”强调了明月的普遍与无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一句“不用相寻秉烛游”,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满足。在这样的夜晚,无需刻意寻找光明,因为明月自会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自由与宁静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夜晚山水间的静美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浪滩
清浪四十里,独以恶石胜。
上如刀山立,怒挺索人命。
下藏万千剑,欲剚暗中刃。
一刻失要害,立见头腹迸。
舟子八牛力,经过最勇慎。
使篙无空著,目到手即应。
夺人出龙肠,拼身陷坚阵。
神使哑哑叫,乃贺脱陷阱。
旁岸数十家,横舟日伺侦。
但祝估船沉,攘货一呼进。
恃此闻有年,颓茅尚悬磬。
李氏种德斋诗
一年之计种谷,十年之计种木。
百年种德知何事,插架鳞鳞书满屋。
世人责报嗟何速,我自无心徼后福。
日中为市百贾闹,竞逐锥刀蛾赴烛。
鬻书之利虽云薄,要令举世沾膏馥。
为贤为智皆由此,耕也未必能干禄。
他年种德看成功,远在子孙应可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