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笛悲仍壮,幽禽去又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隈(chéng wē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地区或街区。
浮花(fú huā)的意思:指表面上华丽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共和(gòng hé)的意思:共和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制度形式,即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在共和制度中,国家的权力由公民共同管理和执掌。
林杪(lín miǎo)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景象,形容草木葱茏、景色美丽。
清才(qīng cái)的意思:指清晰而聪明的才智。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同文馆(tóng wén guǎn)的意思:
(1). 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 、 高丽 使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 宋 : 都亭驛 以待 辽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罗 、 渤海 ;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馆以待 青唐 、 高丽 。”《宋史·礼志二二》:“ 绍兴 二年, 高丽 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2).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学习外文。《清史稿·选举志二》:“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参阅《清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 注释
- 秋日:秋季。
同文馆:学校名,可能指当时的教育机构。
虚廊:空荡的走廊。
日几回:每日多次。
浮花:随风飘动的花朵。
林杪:树梢。
古樾:古老的树木。
城隈:城墙的拐角处。
远笛:远处的笛声。
悲仍壮:悲伤而有力。
幽禽:隐秘的鸟儿。
微吟:轻声吟唱。
自喜:自我喜悦。
共和:共享。
清才:才子,指有才华的人。
- 翻译
- 秋天在同文馆,空荡走廊日复一日。
林梢间浮花飘摇,古老的树木遮蔽了城墙角落。
远处的笛声悲伤而雄壮,幽静的鸟儿飞来又飞去。
低声吟咏我心生欢喜,因为这里有才子佳人共度清雅时光。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得其乐的情怀。"虚廊日几回"写出了诗人在空旷的走廊中徘徊反复,感受着秋日的明朗与孤寂。"浮花出林杪"则是描绘了落叶随风飘扬,散布于林间小路之上的景象,而"古樾蔽城隈"展示了岁月沉积下,古老的树木遮蔽着城市的角落。
"远笛悲仍壮"中的"远笛"可能是指远处传来的哀伤的笛声,而"幽禽去又来"则是描写了深山中鸟儿自由自在地穿梭往返。这些意象都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诗人在"微吟还自喜"一句中流露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仿佛在这种环境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而最后的"共和有清才"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同院诸公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清新才华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特有的心境和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