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村酒(cūn jiǔ)的意思:指乡村中自酿的酒,比喻质朴、朴实无华的品质。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茅竹(máo zhú)的意思:茅竹是指茅草和竹子,代表了贫苦之家的住所。
强名(qiáng míng)的意思:指通过各种手段来追求名利,追逐权势地位。
生客(shēng kè)的意思:指临时造访的客人,也指突然来访的客人。
十室(shí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声望或影响力能够影响到十个家庭。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虚度(xū dù)的意思:指浪费时间或不努力工作,虚度光阴。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 注释
- 谁言:谁会说。
强名:响亮的名字。
十室:十户人家。
琴鸣:琴声响起。
六七:六七间。
茅竹舍:茅竹屋。
两三:两三声。
鸡犬声:鸡犬叫声。
村酒:乡村酒。
冬胜:冬天分得特别。
虚度:虚度的时光。
客路:旅途。
佳节:佳节。
负:辜负。
- 翻译
- 这里哪个人会说这是个响亮的名字?自古以来,十户人家也会有琴声响起。
只觉得六七间茅竹屋就足够了,偶尔还能听到两三声鸡犬叫声。
乡村里的酒,在冬天分得特别香甜,仿佛弥补了过去的虚度时光。
在旅途中度过半生,恰逢佳节,而佳节似乎从未辜负过这半生的漂泊。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首句“此县谁言是强名”表明诗人并不在意外界对某个地方名称的评价,反而关注于内在的精神追求。而“古来十室亦琴鸣”则显示了古往今来的文化传承,即便是在普通家庭中,也有琴声相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雅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诗人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虽居简陋的茅草屋,但也感到满足。因为这里有自然界的生灵——鸡和狗的叫声,这些都是生命力的体现。
“村酒分冬胜虚度”一句,写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与人共饮村酒,比起空洞无物的时间流逝,更添几分温情。紧接着的“霜风一夜办新晴”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一场霜风过后,天气变得清新。
最后两句“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诗人在外漂泊半生,偶尔遇上佳节,却感慨良多,因为这些美好的时光并没有辜负自己一生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平凡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