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嫌游兴阻,转羡宦情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待时(dài shí)的意思:等待时机的到来,不急于行动。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悯世(mǐn shì)的意思: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感到悲伤和忧虑。
南辕(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辕向南,表示事物走向逆境、衰败或失败。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溎生先生的和诗进行回应,主题围绕着对官场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首句“闻道烽烟警”描绘了边疆战事频仍的紧张局势,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接着,“南辕愿竟虚”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南行愿望的落空,或是对于追求某种理想目标却未能实现的感慨。
“莫嫌游兴阻,转羡宦情疏”两句,诗人似乎在劝慰他人或自我开解,不要因为外界的限制而感到遗憾,反而应羡慕那些能够远离官场束缚、过上闲适生活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厌倦。
“悯世肯行乐,待时聊隐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态度,他虽然同情世间的苦难,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快乐,而是选择在适当的时机暂时隐居,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平静。这种行为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思考。
最后,“桃源在何处,欲问武陵渔”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或避世桃源的渴望。他想要寻找一个如同桃花源般宁静和谐的地方,与世隔绝,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官场、隐居与理想生活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