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诗六章·其二》
《哭诗六章·其二》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

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

目枯不足叹,无目自安

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无目(wú mù)的意思:没有目标或方向。

吁吁(xū xū)的意思:形容人喘气的声音或者形容气喘吁吁、喘不过气。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注释
朝:清晨。
哭声:哭泣的声音。
吁吁:悲切、哀痛。
暮:傍晚。
血随尽:悲伤之情难以消除。
安:怎么。
目不枯:眼睛不会干涸。
目枯:眼睛干涸。
足:值得。
自安:内心平静。
目存:有眼睛。
多所见:能看到很多。
不若:不如。
无目完:没有眼睛来得完整。
翻译
清晨时分哭声悲切,傍晚时分哭声渐弱。
声音虽消逝,但悲伤未尽,怎奈眼睛不会干涸。
即使眼睛枯竭也不足为奇,没有眼睛内心反而平静。
有眼睛能看到许多,却不如没有眼睛来得完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哭诗六章》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伤之情,通过对比日夜不停的哭泣声和逐渐消失的眼泪,以及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

诗人以“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日夜不停的哀伤之情。随后的“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则是对身体和精神双重消耗的写照,表现出痛失亲人的心如刀绞。

接着,“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一句,通过对比干涸的眼泪与内心的平静,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态。最后两句“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则是对视觉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哲理思考,暗示着有时放弃感官的束缚或许能带来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示了古代诗人在面对亲人去世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解佩令·脸儿端正

脸儿端正。
心儿峭俊。
眉儿长、眼儿入鬓。
鼻儿隆隆,口儿小、舌儿香软。
耳垛儿、就中红润。
项如琼玉,发如云鬓。
眉如削、手如春笋。
奶儿甘甜,腰儿细、脚儿去紧。
那些儿、更休要问。

(0)

行香子 词综卷二十四作北宋于真人词,历代

阆苑瀛洲。
金谷重楼。
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莫也风流。
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
客至须留。
更无荣、无辱无忧。
退闲一步、着甚来由。
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十二作元僧明本词。
案词综谓此词见呜鹤余音,但检鸣鹤余音卷六并未注

(0)

望梅·画阑人寂

画阑人寂,喜轻盈照水,犯寒先拆。
袅芳枝、云缕鲛绡,露浅浅涂黄,汉宫娇额。
翦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
恨风前素艳,雪里暗香,偶成抛掷。
如今眼穿故国。
待拈花嗅蕊。
时话思忆。
想陇头、依约飘零,甚千里芳心,杳无消息。
粉怯珠愁,又只恐、吹残羌笛。
正斜飞、半窗晓月,梦回陇驿。

(0)

莫思归/抛球乐

花满名园酒满觞。
且开笑口对秾芳。
秋千风暖鸾钗亸,绮陌春深翠袖香。
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0)

舒州下寒驿题壁

北堂无老信来稀,十载秋风雁自飞。
今日满头生白发,千山乡路为谁归。

(0)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张真君祠

圣像迁祠出禁扃,天恩遣使从神灵。
奉安钦敬祈民福,应感昭彰佑帝庭。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