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临 安 令 宗 人 同 年 剧 饮 宋 /苏 轼 我 虽 不 解 饮 ,把 盏 欢 意 足 。试 呼 白 发 感 秋 人 ,令 唱 黄 鸡 催 晓 曲 。与 君 登 科 如 隔 晨 ,敝 袍 霜 叶 空 残 绿 。如 今 莫 问 老 与 少 ,儿 子 森 森 如 立 竹 。黄 鸡 催 晓 不 须 愁 ,老 尽 世 人 非 我 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盏(bǎ zhǎn)的意思:指为客人或主人斟酒的礼节。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儿子(ér zi)的意思:指男性子女,多用来形容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欢意(huān yì)的意思:喜爱、满意的心情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 注释
- 不解饮:不会饮酒。
把盏:举杯。
白发:指老年人。
秋人:感叹秋天的人。
黄鸡催晓曲:比喻时光流逝的歌曲。
登科:科举及第。
敝袍:破旧的衣袍。
森森:形容众多且密集。
- 翻译
- 我虽然不会饮酒,但举杯也能感受到欢乐。
试着唤起满头白发的人,让他唱出感叹秋天的歌曲,又或是那催促黎明的曲子。
与你一同科举登第仿佛在另一个早晨,破旧的衣袍上霜叶留下的绿色已所剩无几。
现在不必再问年老还是年轻,我的子孙如同挺立的竹林繁茂。
黄鸡报晓无需忧虑,世间衰老并非只有我一人承受。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饮的温馨场景,诗中“我虽不解饮”展现了诗人平日并不善于饮酒,但“把盏欢意足”则表明在朋友聚会之际,即便是浅酌,也能感到满心欢愉。接下来的“试呼白发感秋人”和“令唱黄鸡催晓曲”,通过对老者和鸡鸣的描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和新的一天到来的无奈与期待。
而“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则是诗人回忆当年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以及现在自己已然沧桑,身着单薄的衣服,在秋风中感受着凋零的叶片和剩余的绿意。这些描写均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
最后,“如今莫问老与少,儿子森森如立竹”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不再计较年轻与衰老,只是看着孩子们像竹林般茁壮成长,感到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则是诗人在面对年龄增长时所表达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认为自己并非独自经历老化,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境遇。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宴饮的场景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家庭以及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化所持有的平和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邯郸道
汉文车驾新丰回,慎夫人从同辇陪。
眼中忽见邯郸道,当年迎立自此来。
同来时迁复同过,感新念旧伤心怀。
死生离别谁遣此,长歌倚瑟声悲哀。
人生富贵事傥忽,恐惧安乐殊乖谐。
文叔鹰鹯起帷帟,勤求故剑良难哉。
古往今来邯郸道,梦中扰扰千车雷。
谁能同来复同过,可念雾露深云台。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四
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
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
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
持世上无学,虚陋真乱源。
二三浮华士,见贵宰相门。
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
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
仓卒饫一饭,有泪盈清尊。
驶帆丁字沽,潮流正浑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