氍㲣为裤口,白氎为陌头。
《奴隶》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奴隶》,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诗中以“氍㲣为裤口,白氎为陌头”开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氍㲣”(一种质地粗糙的布料)与“白氎”(质地细腻的布料)分别比喻为奴隶和贵族的象征物,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鲜明差异。接着,“行人见辟易,奴隶如公侯”一句,描绘了人们在面对贵族时的避让态度,与奴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现象。
整首诗简洁有力,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阶级固化、贫富差距悬殊的深切忧虑和批判。屈大均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春宵独坐,风雨凄然,珧书适因小极,过从话雨未能也,用漱玉调谱此以写幽怀
萧萧瑟瑟。做弄春寒,相思寄与脆笛。
写韵红楼,天样一般遥隔。
前宵记曾聚首,转添侬、者番伤别。
便算是,再相逢,怎抵断肠时节。此际离愁如织。
灯焰小,惺忪欲眠难得。病耗传来,试问有谁怜惜。
东风又吹冷雨,打窗纱、助我惨咽。
此况味,两地里、青鬓易白。
江城梅花引
风敲林叶响疏窗。怕昏黄。又昏黄。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
红飐疏花灯欲坠,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断肠。
断肠。漏偏长。墨几行。泪几行。
梦也梦也,梦不到、残月空梁。
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
自叹工愁兼善病,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
壶中天
明光长侍,自生来、锁骨仙乎非俗。
面面风凉亭压水,人意淡如秋菊。
万柄荷香,千竿竹秀,半亩桐阴绿。
将军何好,床头书卷连屋。
抛却天上楼台,名园小住,此境娱休沐。
缓带轻裘羊叔子,换了冰纱雪谷。
白羽频挥,红尘不到,花气薰僮仆。
石阑点笔,倩谁描就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