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十一》
《偈二十四首·其十一》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粪扫堆头丈六身,入泥入水出家人。

丈夫自有通方眼,认著珍时不是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堆头(duī tóu)的意思:指人们集中在一起聚会、闲谈、交流的场所。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通方(tōng fāng)的意思:指心意相通,思想一致。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出家人(chū jiā rén)的意思:指放弃尘世繁华,选择出家修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对“珍”与“非珍”的认知。诗人通过“粪扫堆头丈六身,入泥入水出家人”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在世俗眼中可能被视为低贱、不值一提的场景——一个高大的身躯位于粪扫堆之上,这象征着出家人(和尚)在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上的相对贫乏。然而,这种贫乏并不妨碍他们内心的丰富和精神的高贵。

接着,“丈夫自有通方眼,认著珍时不是珍。”这两句则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认为,真正的智者或有见识的人(“丈夫”在此泛指有智慧之人),能够超越表面的物质价值,看到事物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会被世俗的珍宝所迷惑,反而能洞察到那些在常人眼中看似平凡甚至低下的事物中蕴含的真正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体现在精神的富足、道德的高尚或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强调了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人们超越物质层面,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理解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游大觉寺·其二

灵潭深见底,泌水碧于油。

既曰常施泽,何须更待求。

源真白云表,池在绛楼头。?下为飞瀑,层岩振鹭流。

(0)

王绂湖山书屋·其一

澹澹春岚郁郁松,岧峣梵阁倚层峰。

山川宛似曾经到,审视分明是九龙。

(0)

关外夏雨少,山田早忧旱。

遣祈即沾泽,稍救嘉种晚。

谷中绿回苏,黄萎惟山坂。

迩来历历看,歉状嗟盈眼。

晚荞及秋菜,皆可济餐饭。

既苏复待滋,为之愁展转。

夜雨听枕上,声细意不满。

陵晨岩云重,作势续复断。

蓄极乃大霈,一洗馀威暵。

随处为祈年,讵止恣游衍。

(0)

陈仲仁山水

万叶纷秋色,千岩落瀑声。

丹青谁不解,难是个中情。

(0)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其六研池

山川自太古,峙峻渟者泠。

谁能夺化工,泉白峰常青。

此池盖昔有,菁藻看斜横。

非吴王所斲,至理无须惊。

(0)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其五吴王井

英英吐云根,氿氿涵峰顶。

秀峰寺其侧,舍利入塔影。

忆昔春雨中,偶然一汲绠。

勿幕乃元吉,玩辞观象井。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