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惜年少,天亦厌才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露(zhāo lù)的意思:指事物短暂存在、易逝的现象。
楚骚(chǔ sāo)的意思: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流芳(liú fāng)的意思:指人的美名留传后世,名声远播。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朋侣(péng lǚ)的意思:指朋友、伙伴,通常用来形容友谊深厚、关系密切的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哭江景孚二首(其二)》。诗中以哀悼逝者江景孚的口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惋惜之情。
首句“子已先朝露”,以“朝露”比喻短暂的生命,暗示江景孚英年早逝,如同清晨的露珠般易逝。接着“文章失凤毛”一句,将江景孚的文采比作凤凰的羽毛,强调其才华出众,却未能充分展现便已离世,令人痛惜。
“人皆惜年少”表达出社会对年轻才俊的普遍珍视,而“天亦厌才高”则暗含了对上天不公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是天才,也难逃命运的安排。这种对比,加深了对江景孚早逝的悲痛之情。
“学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骚”两句,运用典故,以“学草”比喻江景孚的学问,以“池墨”象征其作品,通过“流芳”与“楚骚”(屈原的代表作)的联系,表达了对江景孚作品流传千古的期待与祝愿。
最后,“因之念朋侣,寥落半蓬蒿”则直接抒发了对江景孚离世后,朋友间的孤独与寂寞之感,以及对逝者所在之地(蓬蒿,常指荒凉之地)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生前才华与生命的惋惜,以及对朋友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江景孚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