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塞下感怀》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塞 下 感 怀 唐 /朱 庆 馀 塞 下 闲 为 客 ,乡 心 岂 易 安 。程 涂 过 万 里 ,身 事 尚 孤 寒 。竟 日 风 沙 急 ,临 秋 草 木 残 。何 年 方 致 主 ,时 拂 剑 尘 看 。
- 注释
- 塞下:边疆地区。
闲:空闲,此处指客居。
乡心:思乡之情。
岂:怎么。
易:容易。
安:安定。
程涂:旅程。
过:越过。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身事:个人的事,这里指自身境遇。
尚:仍然。
孤寒:孤独且清寒。
竟日:整天。
风沙急:风大沙急。
临秋:正值秋季。
草木残:草木凋零。
何年:何时。
方:才。
致主:辅佐君主。
时:时常。
拂:擦拭。
剑尘:剑上的尘埃,象征抱负和等待。
- 翻译
- 在边塞以客身份度过,思乡之情怎能安定。
行程跨越万里,个人事务仍觉孤单清寒。
整日风沙猛烈,秋季草木凋零衰败。
何时才能辅佐君王,那时会擦拭剑上的尘埃以示决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边塞之下的哀愁与不易平息的乡愍之情。开篇即以“塞下闲为客”点出诗人身处边疆,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这种乡愍之情并非轻易能获得安慰。“程涂过万里”表明诗人行旅千里,却依旧感到孤独和寒冷,这里的“程涂”指的是道路上的尘土,形象地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孤独。
接下来的“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凄凉和荒凉之感。这里的“竟日”意味着整天,"风沙急"描绘了边塞地区狂风巨浪的景象,而“临秋草木残”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界的衰败。
最后两句“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诗人发出感叹,希望能够在哪一年的春天回到自己的主人(指君主或家园),而现在只能偶尔拂去剑上的尘土,借以慰藉自己。这不仅是对归乡之日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边塞哀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属与安全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鹤怨
碧天如水海山阔,白云杳霭栖天末。
淩华拊石歌秋风,独鹤偃翅唳明月。
仙辔飘飖游帝阙,绛节霓旌森恍惚。
青鸾一去无消息,长夜寒林心欲夺。
更欲仰天摩苍冥,神霄紫雾不可掇。
韩凭自化鸳鸯飞,别怨何时双泪歇。
山居
颓唐土室,补苴则已。幽映山窗,容膝则止。
维条伊干,株阴桐蕊。方塘停淤,春鱼瀰瀰。
斗酒夜劳,门光星起。主詶旅亚,嗿馌布?。
来牧饲牛,摩挲湿耳。鸡犬孳息,山家福履。
岂敢席丰,农夫之喜。室家终勤,小人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