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食三白通庵主》
《示食三白通庵主》全文
宋 / 释普度   形式: 七言绝句

舌端异味已全抛,松竹烟云作淡交。

有口不吞三世佛,一天风月萧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舌端(shé duān)的意思:指非常熟悉或非常了解的事物或人。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异味(yì wèi)的意思:指与常态不同的气味。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竹烟(zhú yān)的意思:竹子燃烧时冒出的烟雾,比喻人的才华、学问等逐渐显露出来。

三世佛(sān shì fó)的意思:指人们尊称的佛陀,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光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的作品《示食三白通庵主》。诗中,诗人以舌头品味后的感受开篇,表达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舌端异味已全抛",意味着他已经放弃了世俗的繁复口味,转而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松竹烟云作淡交",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松竹、烟云比喻为淡泊的朋友,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宁静淡泊的禅意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有口不吞三世佛,一天风月任萧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自己并非追求佛教的高深境界,而是愿意在平凡的日子里,随缘接受自然的风月变化,任其自由自在,不加约束。这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饮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清心寡欲、崇尚自然的禅宗精神,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普度
朝代:宋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历住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潭州鹿苑褒忠禅寺、抚州疏山白云禅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临安府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灵隐景德禅寺,终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净伏等编《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元释行端撰《行状》,《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猜你喜欢

赠郭清霞

丈夫名不千年朽,此身须后千年老。

秦皇汉武尔何人,神仙不在蓬莱岛。

郭侯少小明阴符,胸中热血为洪炉。

铸成宝剑无所用,却羡丹砂来海隅。

尽日著书言易体,竹里柴门长不启。

十年客邸绝经营,百口何曾少薪米。

谁云大道贵同尘,犹自徘徊恋旧恩。

彭泽但题新甲子,灞陵宁识故将军。

雌雄龙吼门前水,文武火凝烟气紫。

白发无忧上鬓生,壮心只惜同灰死。

虽然不死亦奚为,我心未说君应知。

待予手弄扁舟日,乞尔山中五色芝。

(0)

春夜同王说作王东村程周量宿六莹堂怀主人梁药亭

南州秋色初流火,西方月向梧桐堕。

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

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

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

今夜草堂集朋辈,主人安在在驴背。

梧桐未叶月不明,银灯吐焰空相对。

檐头急雨如扬沙,飞向君前作雪花。

雪中旅店关山路,欲梦何门觅君处。

黄金台畔士如云,几许风期得似君。

明朝便奋南溟翼,老夫不勒北山文。

(0)

月夜怀王东村

王子知名早,而今似老夫。

诗教流俗怪,痴爱美人扶。

隔岁书归岭,他乡月在湖。

滕王高阁上,今夜捋虬须。

(0)

厓山吊古·其一

江上徘徊未罢兵,南来愁傍帝星明。

殊方合有兴王地,异港翻摧大将营。

冻雨欲分洟泪色,秋涛先起佩环声。

不缘孤愤间关尽,夜夜能兼海气浾。

(0)

失题·其二

经旬雷雨蛟龙起,入梦云生虎豹屯。

四海羽书飞白日,十年戎马跃中原。

但闻苏武辞金阙,不见班生入玉门。

紫塞黄榆千万里,沈阳花月欲消魂。

(0)

秋雨

疏帘飒飒似潇湘,入望云山忽渺茫。

芦荻响寒喧隔岸,芙蓉香老湿横塘。

潜供晓睡过僧院,暗送秋怀上客床。

四野沉溟重九近,东篱愁杀御衣黄。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