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马辞二首·其一》
《天马辞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张仲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

不知玉塞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郊歌(jiāo gē)的意思:指在田野或乡村中唱歌。也用来比喻人们在安乐无忧的环境中歌唱、欢乐。

龙媒(lóng méi)的意思:指能够传递信息或传达意愿的媒介。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天马(tiān mǎ)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注释
天马:古代神话中的神马,象征吉祥和尊贵。
渥水:传说中的神水或圣地。
郊歌:乡村或郊外的歌曲,可能指赞颂天马的歌谣。
龙媒:古代对良马的美称,比喻天马有龙的品质。
玉塞:泛指边塞,玉门关之类的边防要塞。
沙中路:沙漠中的道路。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饲养马匹。
残花:凋零的花朵。
翻译
天马最初是从渥水之地而来,
在郊外的歌声中,它曾被赞美为神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自由的意境。"天马初从渥水来",这里的“天马”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精神状态,“渥水”则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心灵的源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纯净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郊歌曾唱得龙媒",“郊歌”通常是指乡间的民谣,而“龙媒”则是古代传说中助人成眷的神兽。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曾经在田野间倾听过这种能够撮合良缘的美好歌声,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在"不知玉塞沙中路"一句中,“玉塞”通常指代边疆之地,而“沙中路”则形象地描绘出旅途中的艰辛与迷茫。这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困惑。

最后,"苜蓿残花几处开"一句,"苜蓿"是一种野生植物,而“残花”则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凋零。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透露出他对自由、美好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仲素

张仲素
朝代:唐   字:绘之   籍贯:符离(今安徽宿州)   生辰:约769~819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猜你喜欢

渔庄款歌二首·其一

傍水芙蓉未著霜,看花酌酒坐渔庄。

花边折得芭蕉叶,醉写新词一两行。

(0)

望丹阳郭经扬子桥·其二

煖风晴日丹阳郭,处处东风是旧游。

记得杏花寒食候,紫箫红袖宿江楼。

(0)

过南湖觜

城头开船北风起,帆轻直过南湖觜。

上水欢呼下水嗟,龙王庙前准烧纸。

小妇攀罾杨柳矶,淮盐换得鳜鱼肥。

沽来新酒不成醉,卧听邻船歌《竹枝》。

(0)

秋闺

华月初生夜,高楼独倚时。

天长人去远,秋半雁来迟。

宝瑟凄凉调,银笺宛转词。

应知愁似海,不解鬓成丝。

(0)

至武冈

家居犹旅食,儿子复南征。

娄县千江隔,都梁百日行。

雁书天外远,马角梦中生。

食禄非吾愿,何时复旧耕。

(0)

游狼山寺三首·其一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