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师与我故庄惠,石厂留墨同扪探。
君雄于文老益壮,万言但见唾地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般担(bān d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仿。
博塞(bó sā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现得非常鲁莽、冒失或粗心大意。
卜宅(bǔ zhái)的意思:预测房屋的好坏
惨澹(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黯淡、凄凉。
长山(cháng shān)的意思:长山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也可以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春波(chūn bō)的意思:指春天的波浪,比喻春天的景色或春天的气氛。
待取(dài qǔ)的意思:等待取得,等待获得。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蒿目(hāo mù)的意思:指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人。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江潭(jiāng tá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水面。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君师(jūn sh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对待臣下或下级的慈爱、关怀和教导。
开天(kāi tiān)的意思:指创始、开创天地之事物,也可指开创一项事业或事物。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培风(péi fēng)的意思:培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取醉(qǔ zuì)的意思:放纵自己,陶醉其中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世患(shì huàn)的意思:指世间的祸患、灾害。
霜发(shuāng fā)的意思:指年纪老迈,头发变白。
图南(tú n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外表美丽、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用。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形役(xíng yì)的意思:指外表上看起来有用,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或价值。
弈棋(yì qí)的意思:指下棋,也可用于比喻人生的斗争和思考。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原蚕(yuán cán)的意思:指原来的蚕,比喻事物最初的状态或原始的面貌。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转烛(zhuǎn zhú)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自课(zì kè)的意思:自我批评、自我反省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坐待(zuò dài)的意思:坐等待命,不主动行动。
山水窟(shān shuǐ kū)的意思:山水窟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的《叠担韵答畏庐》。全诗以“叠担”为题,借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百年形役劳般担”,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劳碌,如同背负重担行走在漫长岁月中。接着“丰此啬彼犹原蚕”,比喻在物质的丰富与匮乏之间,人们的生活状态犹如蚕茧的生长,既有丰盈也有节俭。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洞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自非培风有厚力,北徙安可兼图南?”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个人能力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强调了在逆境中追求目标的不易。通过类比自然界的风向与飞行,表达了即使拥有厚实的力量,也难以同时实现南北两个方向的目标,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复杂与挑战。
接下来,“与君生长山水窟,霜发乃共尘中毵”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成长于山水间的情景,尽管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但心灵依旧纯净,如同尘埃中的细丝。这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精神共鸣。
“弈棋转烛送身世,剩作遗事开天谈”则以围棋游戏为喻,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通过“遗事开天谈”,诗人展现了对过去与未来的兴趣与探索。
“君师与我故庄惠,石厂留墨同扪探”两句,提到友人之间的师徒关系,以及共同探讨学问的经历,强调了知识传承与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年来丘壑亦遂废,辱为点笔滋吾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创作的遗憾与自责,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故山人梦怪惨澹,矧更闻雁哀江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通过梦境与雁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情感氛围。
“君雄于文老益壮,万言但见唾地三”赞扬了友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与自信,即使年岁已高,依然才华横溢,挥洒自如。
“丹青馀事且自课,坐待取醉朝朝堪”表明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认为绘画只是业余爱好,而真正的乐趣在于每日都能享受酒醉的时光,体现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昨诗惠我一再至,卜宅顾拟从罗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并希望效仿古代隐士罗含,选择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过上宁静的生活。
最后,“无涯世患漫蒿目,去住展转春波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烦恼的无奈与逃避,希望能在变化无常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对友情、艺术、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尊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复杂,也能体会到心灵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