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南游》
《送僧南游》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战鼙未已,瓶屦抵何乡。

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

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

不得从师去,殷勤草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从师(cóng shī)的意思:指跟随老师学习,拜师学艺。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谢草(xiè cǎo)的意思:表示感激之情,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战鼙(zhàn pí)的意思:指战斗的鼓声,比喻战争的号角或战斗的开始。

翻译
战争的鼓声还未停歇,行囊已备好却不知该去往何方。
偶尔的离别在红尘中容易发生,渴望回归自然界的忙碌。
秋蝉在鄠杜之地落后,大雁却早早飞向了潇湘。
无法追随师父而去,只能在草堂中深情致谢。
注释
战鼙:古代的一种军鼓,这里指代战争。
瓶屦:瓶和屦,代表简单的行装,此处指准备出行。
抵:到达,此处引申为去往。
何乡:哪里,未知的地方。
偶别:偶尔的离别。
尘中:尘世,人间。
易:容易,轻松。
贪归:渴望返回。
物外:世俗之外,自然之中。
忙:急切,忙碌寻找。
后蝉:晚鸣的蝉,比喻迟缓。
抛:留下,舍弃。
鄠杜:古地名,位于今陕西,这里泛指北方。
先雁:提前南飞的大雁,比喻先行。
潇湘:潇水和湘水,位于湖南,这里泛指南方。
不得:不能。
从师去:跟随师父一同离开。
殷勤:诚恳,深情。
谢:感谢,告别。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用来指文人雅士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送僧南游》,其中蕴含了对远行者深厚的情谊与不舍之情。开篇“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军鼓和行囊的比喻,表达出送别时的心情波动和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的“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则描绘了与尘世告别的轻松,以及对于归隐自然的急切心情。

第三、四句“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采用蝉虫和大雁作为象征,分别指代僧人晚出发和早到达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与期盼。最后两句“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不能随僧人一同出行的无奈,以及对那座临别赠言之地——草堂的深深感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复杂而深沉的情绪。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嘉莲诗为汪右湘作·其二

不知一朵还双朵,但是芙蓉即并头。

生作鸳鸯那有恨,开成豆蔻似含愁。

丝丝但在泥中藕,片片从飘水上秋。

寄语池塘题赋客,休教折向采莲舟。

(0)

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其三

削出青天石更青,箨龙无数在空冥。

儿孙大小分乔岳,掌拇东西擘巨灵。

峡口并吞三水灌,云门开阖一峰屏。

丹厓翠壁题将遍,欲就飞来结一亭。

(0)

赠林孟阳新筑·其二

嗟君独有惠芳妍,才咏桃夭即断弦。

从父早敦黄鹄节,教儿先补白华篇。

维摩座侧惟天女,王母池头是萼仙。

他日尚书劳口授,汉皇恩赐及婵娟。

(0)

逢商丘宋使君赋赠

相逢数数问夷门,烟草苍茫往迹存。

岂有屠沽藏魏市,空馀词赋在梁园。

千秋公子无宾客,一代才人是弟昆。

意气未倾愁已别,微躯自此更何言。

(0)

浮湘作·其二

潇湘为客一秋悲,不唱离骚唱竹枝。

香雨忽来神女馆,幽兰多长水仙祠。

荒淫未敢兼风雅,哀怨惟图写别离。

终古君山青翠好,销魂应有美人知。

(0)

癸酉秋怀·其九

白冠依太古,衰绖忍离身。

苦忆惟慈爱,劳心是棘人。

时时闻叹息,点点湿衣巾。

顾望无瞻见,苍茫泣上旻。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