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洗竹》
《洗竹》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林茂竹太繁,污秽眼底

枯筠与弱干,兹辰为一洗。

万竿何足惜,恶尽意乃已。

其馀擢青青玉立君子

姿色秀可餐,莫道膏粱美。

我来不忍去,日日园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膏粱(gāo liáng)的意思:指享受奢侈生活,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不务正业。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尽意(jìn yì)的意思:尽情满足自己的意愿,没有顾虑。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林茂(lín mào)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繁荣的景象。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污秽(wū huì)的意思:指脏乱、肮脏不洁的状态或行为。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园绮(yuán qǐ)的意思:形容装饰华丽、色彩绚丽的园林或建筑物。

姿色(zī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秀可餐(xiù kě cān)的意思:形容美食的味道好,令人垂涎欲滴。

翻译
树林里的竹子太多,杂乱不堪,污垢尽现眼前。
枯萎的竹枝和细弱的竹干,在这个时刻得以洗净。
再多的竹竿又何足挂齿,只要清除掉污秽,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剩下的竹子依然青翠挺拔,如同君子一般站立。
它们的姿态秀美得仿佛可以食用,不要只说富贵人家的食物才美好。
我来到这里舍不得离开,每天都能欣赏到这如画的竹园。
注释
林茂:茂盛的树林。
竹太繁:竹子太多。
污秽:脏乱的东西。
眼底:眼前。
枯筠:枯萎的竹枝。
弱干:细弱的竹干。
兹辰:此刻。
一洗:彻底洗净。
万竿:无数竹竿。
何足惜:不值得珍惜。
恶尽:清除干净。
意乃已:达到目的。
擢青青:青翠挺拔。
玉立:像玉一样直立。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姿色秀可餐:姿态秀美得能让人欣赏。
膏粱美:富贵美食。
我来:我来到这里。
不忍去:舍不得离开。
日日:每天。
对园绮:面对这美丽的竹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洗竹》,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理。首句“林茂竹太繁,污秽在眼底”描绘了竹林过于茂盛,以至于显得杂乱,给人视觉上的不洁之感。接着,“枯筠与弱干,兹辰为一洗”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清洗,去除这些枯枝败叶,让竹子焕发出新生。

“万竿何足惜,恶尽意乃已”强调了诗人对于去除不好的部分的决心,即使万千竹竿在所不惜。接下来,“其余擢青青,玉立比君子”将洗净后的竹子比喻为君子,赞美其挺拔清雅的品质,寓意君子般的高洁人格。

“姿色秀可餐,莫道膏粱美”进一步赞美竹子的秀美,暗示其内在的美德胜过外在的华丽。最后两句“我来不忍去,日日对园绮”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喜爱,不愿离开,每天都想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洗竹的过程,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留恋。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冷泉亭

松阴白日转危亭,枕石飞泉梦里听。

当坐水云黏袖重,凭阑空翠照人青。

疏弦未动群山响,长啸无风万叶零。

到此尘襟元不染,清晖林樾冷冥冥。

(0)

和维申秋夕同友人泛月西湖四首·其三

露白竟良夜,清光几处多。

谁家秋思冷,孤负月明过。

山远生空籁,天清皎素波。

怀人君不见,无奈此宵何。

(0)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其四

青鞋投白足,无复问安心。

暝色收群动,春光驻寸阴。

拈花颜共解,隐几思弥深。

只此令人远,何须就竹林。

(0)

琅琊王歌八首·其四

买得并州刀,月亏刀不缺。

摩娑久无仇,剑閒一百月。

(0)

幽中州马客吟·其一

客从幽州来,幽州乐何许。

胡姬作两鬟,尽是江南女。

(0)

生公讲台

寥寥可中亭,白石满幽壑。

坐久寂无言,微风松子落。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