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热夏日于菩提坛纳凉的宁静与清凉之感。诗人陈子壮以“百年偕净侣,三伏辟红尘”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与清净的伴侣共度时光。接着,“即此袈裟地,谁为褦襶人”一句,既点明了地点——佛教圣地,也暗含了对修行者身份的思考,引人深思。
“有声都作雨,无日不留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无论是雨声还是春日,都在菩提坛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最后,“随意幡风动,端宜扫石论”则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心境,以及在自然中与友人探讨人生哲理的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纳凉之所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自然和修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浮屠道廓
一宿已先觉,四明那更游。
去来无所着,风日海山秋。
属者观池槛清明泉激石立芦丛交碧文禽并绚翛然发湖山之远态无辇毂之浮埃杜子美云朱门之泥涂士子不见其泥涂良非是也
图书多似道家山,池槛清虚不绮纨。
万壑春藏三石秀,五湖秋入两芦寒。
冰泉喷激珠成贯,绣羽沉浮花作团。
谁伴玉皇香案吏,光风霁月在阑干。